五园新村规划方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园新村规划方案

玉龙乡 “五园新村”示范建设 (2011—2013) 发 展 规 划 玉龙乡人民政府 2010年10月10日 玉龙乡“五园新村”示范建设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 规划背景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共毕节地委、毕节地区行署《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意见》和《毕节地区“五园新村”建设实施方案》、中共威宁县委、威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意见》和《威宁县“五园新村”建设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玉龙乡具体情况,立足于实际,谋求快速发展,实现对玉龙乡“五园新村”建设的目标,通过民主协商,尊重群众意愿,现对玉龙乡沙田村和田坝村“五园新村”建设具体规划如下: 第二章 玉龙乡现状概况 一、示范区概况 1、沙田村 (1)、沙田村位于玉龙乡东部,为玉龙乡政府所在地,距威宁县城107公里,全村总面积14.2平方公里,耕地5754亩,林地9035.6亩,有林地4035亩,辖十二个村民组,1211户,农业户口1089户,农业人口3918人,有汉、彝、苗、回等民族居住。 村内海拔最高点2400米,最低点1450米,山高坡陡。以黄棕壤、红粘壤为主。地质结构为石灰岩和部分类玄武岩,地下水资源奇缺。南面有牛栏江,由于无提灌设施,利用率为零。 全村属印度洋季风气候,年日照率43.8%,年降雨量800毫米,无霜期280天,气候干热,十年九旱,生产条件较差。 人均占有土地仅为1.5亩,基本农田4316亩,25度以上坡地1438亩。全村无矿产资源,森林覆盖率17.57%。 (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009年底全村总户数1211户,农业户1089户,农业人口391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80人,性别构成为:男性2169人,女性1749人,人口密度275.9人/平方公里,育龄妇女939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609人,无孩28人,一孩99人,二孩151人,已婚育龄妇女中459人采取了绝育措施,男性结扎11人,女扎439人,上环69人,节育率83.4%。全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38‰,有劳动力2578人,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为:小学文化1376人,初中文化938人,高中及以上文化123人,劳动力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外出务工568人。 (3)、基础设施状况 沙田村因处于政府所在地,有农贸集市一个,乡中学一所,中心小学一所。属村自有的基础设施有通组公路20公里,沼气池368口,村公所办公用房90平方米,农户小水窖850口,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4)、产业发展状况 沙田村产业结构单一,只有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业以传统农作物为主,集中在玉米,大豆、土豆类。另外有部分经果林种植。养殖业以家庭传统养殖猪、牛、羊为主。 2009年,农作物复播面积为8631亩,由于严重干旱,总产量仅为559吨,比2008年减产119吨。亩产47.5公斤,人均占有粮食175公斤。 由于粮食大幅度减产,养殖业受到严重影响,年末生猪存栏数仅为1400头,为常年的三分之一。 2009年,全村总产值865.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81.7万元,占总产值20.3%,经果林产值103.4万元,占总产值21.5%,养殖业产值280.5万元,占总产值58.2%,人均纯收入1506元,比2008年减少344元。 2、田坝村 (1)、田坝村位于玉龙乡西部,距威宁县城121公里,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4717亩,林地5155亩,有林地2800亩,辖七个村民组,523户,农业户口500户,农业人口2010人,有汉、彝、回等民族居住。 村内海拔最高点1700米,最低点1300米,山高坡陡。以黄棕壤、红粘壤为主。地质结构为类玄武岩,地下水资源奇缺。 全村属印度洋季风气候,年日照率43.8%,年降雨量800毫米,无霜期280天,气候干热,十年九旱,生产条件较差。 人均占有土地仅为2.3亩,基本农田3066亩,25度以上坡地1651亩。村内有低品位铜矿,森林覆盖率18.66%。 (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009年底全村总户数523户,农业户500户,农业人口201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60人,性别构成为:男性1045人,女性965人,人口密度201人/平方公里,育龄妇女278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10人,无孩10人,一孩83人,二孩146人,已婚育龄妇女中210人采取了绝育措施,男性结扎20人,上环69人,节育率75.5%。全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44‰,有劳动力1248人,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为:小学文化688人,初中文化419人,高中及以上文化62人,劳动力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外出务工170人。 (3)、基础设施状况 田坝村有农贸集市一个,小学二所,属村自有的基础设施通组公路18公里,沼气池230口,村公

文档评论(0)

wo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