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诊断学创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诊断学创新.ppt

细菌学诊断基础 韩惠瑛 第一部分 绪论 微生物包括 非结构型:体积小,不具备细胞结构,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如病毒。 原核细胞型:仅有核质,无核膜和核仁,缺乏完整细胞器,如细菌、螺旋体、支原体 真核细胞型: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完整的细胞器,如真菌 微生物的分布广 利与弊-----能引起人和动物发病的细菌称为病原菌 微生物的发展史——19世纪中叶发展为一门科学,实际是从发明显微镜之后发现了微生物世界 1、形态学时期,17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近200年 2、生理学及免疫学时期 3、近代微生物时期 一、细菌基本形态 1、球菌 双球菌(diplococcus) 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链球菌Streptococcus(Hemoculture) 四联球菌(Tetracoccus) 八叠球菌(Sarcina) 2、杆菌(bacillus,bacilli) 菌体呈圆柱形或近似卵圆形,杆菌的种类很多,其长短、粗细及显微镜下的形象很不一致。 大肠杆菌 E.coli 沙门氏菌 Salmonella.sp 大肠杆菌(SEM) 沙门氏菌salmonella (SEM) 布氏杆菌Bacterium burgeri G- 产气荚膜梭菌(SEM) 结核杆菌Tbc (SEM)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EM) 单核细胞增生性 李氏杆菌(SEM) 炭疽繁殖体(SEM) 空肠弯曲杆菌(SEM) 鼻疽杆菌 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在动物体内的形态 炭疽杆菌 李氏杆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 (x 20,800) 肉毒杆菌(C. botulinum) 白喉棒状杆菌 大肠杆菌 E. coli (0157:H7 志贺氏痢疾杆菌 (x 22,400) 3、螺旋状菌(spirillum) 菌体呈弯曲或螺旋状的园柱形,两端圆或尖突 又可分弧菌和螺菌两种 弧菌vibrio: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呈弧形或逗点状, 螺菌spirillum:菌体较长,有两个以上的弯曲,捻转呈螺旋状 螺旋状菌(spirillum) 霍乱弧菌 (x 15,575) 梅毒螺旋体Microspironema pallidum 钩端螺旋体 二、细菌的结构 习惯上:细菌的结构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模式图 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电镜图 Gram stain of Gram + Staphylococcus cells Gram stain of Gram - E. coli cells 破伤风芽孢杆菌 Bacillus tetani 鞭毛 荚膜普通染色光镜观察 肺炎球菌荚膜 三、细菌的营养 细菌的化学组成:水(70-90%)、固形物(10-30%) 细菌的营养物质:水、糖类、蛋白质、无机盐、生长因子 四、细菌的生长繁殖 条件:营养、温度、酸碱度、渗透压、气体环境 繁殖方式与速度:简单的二分列式。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老期。 五、细菌的新陈代谢 酶在新陈代谢中作用:胞内酶、胞外酶 呼吸类型,对氧的需求: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 代谢产物:糖---糖发酵试验、甲基红试验、伏-普试验。蛋白质---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尿素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其他代谢产物:无机酸、有机酸、氨基酸、醇类、脂类、维生素、抗生素、毒素。 第三部分 细菌病的诊断程序 一、诊断的依据畜禽细菌性病少数可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做出诊断,如破伤风。 畜禽细菌性病多数在流行情况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解的基础,结合实验室诊断做出最后确诊。 诊断方法有:显微镜检查(光镜、电镜)、病原的分离培养、血清学抗体检测、病原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二、细菌实验室诊断内容 病料的采集 1、病料采集基本原则 采样所用器械应事先消毒。无菌操作贯穿始终。 对急性死亡的动物,从耳尖或四肢末梢血管取血制成涂片,染色镜检,在排除炭疽后方能剖检取样。 要分离病原菌,应采集到含菌最多的组织脏器。采集的病料要尽可能齐全,除了内脏、淋巴结和局部病变组织外,还应采取脑组织和骨髓,以防遗漏。 病料应新鲜,动物死后,应立即采集,夏天不宜超过6-8小时,冬天不应迟于24小时。 采集、包装和送检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做好个人防护和环境消毒,防止病原菌的扩散。 做好记录和标记 2、病料采集方法 液体材料的采集 内脏 皮肤及羽毛 胎儿 检出形态与染色上具有特征性的病原菌,有助于病原的初步诊断或确诊,如痰液检出抗酸性分支杆菌 分离培养 在细菌学诊断中,分离培养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主要是在含许多细菌的病 料或培养物中挑选出某种细菌。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