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隐姓埋名三十年第一课时
阅读思考: 你读懂谁隐姓埋名?为什么隐姓埋名? (王承书。为了祖国原子弹的研究,她放弃一切名利,隐姓埋名工作三十年。) 把补充的内容填到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 (课文主要内容) 渺 忱 购 撕 毁 撤 拆 键 刊 署 炼 昼 不假思索 闻名于世 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 毫不犹豫 欢欣鼓舞 心甘情愿 不折不扣 默默奉献 熠熠生辉 你还从课文中积累了哪些成语? 词语积累 王承书,原籍湖北省武昌市,1912年6月26日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殷实的诗书之家,不久,阖家迁居北京。1930年她考上燕京大学物理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王承书离开北京,辗转于南京、武昌、桂林、贵阳等地。1941年美国巴尔博奖学金基金会接受了王承书的申请,同年8月她到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44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后又从事两年博士后工作,曾任密歇根大学副研究员和研究员,并曾两度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工作,直到1956年回国。在美国期间,王承书与其导师G.E.乌伦贝克合作完成了多篇有关稀薄气体动力学方面的重要论文。 默读课文,谈谈从课文中你了解到王承书的哪些事迹? 小组合作,捋清层次 一、坚定承诺,隐姓埋名 二、放弃名利,毅然回国 三、果断受命,解决难题 四、艰苦工作,爆炸成功 五、熠熠生辉,英名永存 品读1--3段,思考: 王承书为什么要隐姓埋名?她是怎么做 的?你觉得哪里让你最感动? “我愿意!”王承书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三个字,声音不高,却十分坚定。 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朗读提示:读出王承书态度的坚决。 不假思索 “你将不能再出席任何公开会议,更不能出席国际会议。你愿意隐姓埋名工作一辈子吗?” 而王承书却不假思索地说—— 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愿意! 她这样做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从此放弃自己熟悉而喜爱的专业,从此放弃科学家应有的学术待遇和荣誉,从此放弃一切名利,而不能像其他领域的功臣那样面对鲜花与掌声;不管为国家做出多大的贡献,自己的名字也不会为人所知。 而王承书却坚定地说—— 你又感受到什么? 我愿意! 小结 为了祖国,王承书不但选择放弃一切名利,而且还无条件放弃了自己已取得的一切研究成果,这对一个科学家是多么难能可贵。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感受她为国献身的精神吧! 课堂检测 一、听写词语 二、补充词语 不()思索 闻()于() ()姓()名 毫不()() 欢()鼓() ()甘()愿 不()不() ()()奉献 ()()生辉 ①王承书做到了隐姓埋名吗?她接受任务后是 怎样工作的? ②文中哪些段落讲述了王承书“第一次放弃名 利”?写这件事与写她“隐姓埋名”有什么关系? ③读了她的这些事迹,你有怎样的感触? 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 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 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 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 原子弹爆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