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炒焦炒炭法创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章2 炒焦炒炭法创新.ppt

第9章 中药炮制学 (二)炒焦法 1.定义: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于预热的炒制容器中,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翻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有焦香气味。 2.适用药物: 消导药炒焦后可以增强其健脾开胃、消食导滞功效,如焦三仙(山楂、麦芽、神曲); 一些药性过偏的药物炒焦后可缓和药性:如焦栀子缓和苦寒,焦山楂缓和酸性,焦苍术缓和辛燥、焦槟榔缓和克伐伤正之性等。 3.操作工艺 取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于热锅中,用中火炒至焦黄色或焦褐色。 炒焦工艺的质量控制: ⑴锅预热;⑵投药分档,火力一般为中火;操作时先用小火挥去水分再提高火力;⑶翻炒均匀,防止局部过热炭化;⑷看火候出锅,摊开晾凉。 火候:①颜色——质地轻薄、体小如槟榔、栀子、麦芽炒至焦黄色,质地坚实、体大如山楂、神曲、苍术炒至焦褐色。②气味-均应透出焦香气味。 山楂 本品为蔷薇科山里红或山楂的果实。另有《药典》未收载的野山楂,药材名南山楂。 炮制规格 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南山楂、南楂炭。 ⑴炮制工艺与质量控制: ①山楂:产地切片。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果核。 ②炒山楂:中火炒至颜色加深。 ③焦山楂: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焦黄色。 ④山楂炭: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南山楂个小、肉薄核大、酸味较弱,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多生用或炒炭用。 ⑵炮制作用 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能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生山楂长于活血化瘀,用于心血瘀阻、心腹刺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疝气疼痛。但生品酸味大,刺激性强,多食易损齿伤胃。 炒山楂酸味减弱,药性缓和,可缓解对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积。多用于脾虚食滞或食积停滞。 焦山楂不仅酸味减弱,且可增加苦味,长于消食止泻。多用于食积泄泻或湿热痢疾。 但临床中炒山楂与焦山楂的功用并无严格区分。 山楂炭有止血止泻功效,用于脾虚泄泻兼有食滞或小儿乳积泄泻。 山楂有何炮制规格?其作用特点是什么? 1.??山楂:长于活血化瘀。 2.? 炒山楂:酸味减弱,缓和对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积。 3.?焦山楂:酸味减弱,增加苦味,长于消食止泻。 4. 山楂炭:性收涩,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 ⑶炮制研究 山楂含有机酸(熊果酸、柠檬酸、棕榈酸、绿原酸、苹果酸等)4.5%,黄酮类(今丝桃甙、槲皮素、牡荆素、芦丁等)2.6%,糖分14.5%,鞣质0.56%,蛋白质及维生素、脂肪酶等。 山楂有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减缓心率作用,有持久降压作用和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可增加胃中的酶类,促进消化,其中的脂肪酶能促进肉食积的消化。还有抑菌和利尿作用。 山楂的有机酸是其消食和抑菌的成分,黄酮是其活血化瘀的成分。 炒山楂和焦山楂可以减少其有机酸的含量,缓和刺激性。山楂多产地切片,可以减少干后再软化时有机酸的损失。 山楂果核占全部药材的40%,但其中有机酸和黄酮含量甚微,因此去核有科学道理。 栀 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炮制规格 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 ⑴炮制方法 ①栀子:去杂质,碾碎。 ②炒栀子:取栀子碎块,文火炒至深黄色。 ③焦栀子:中火炒至焦黄色。 ④栀子炭:武火炒至黑褐色;灭火星。 北京地区习用姜炙栀子,即用6%生姜取汁12%,待炒至规定色泽后,均匀喷淋姜汁后取出。且京地焦栀子实为栀子炭的标准(武火炒至焦褐色),并习惯皮仁分别入药。 ⑵炮制作用 生品长于泻心、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但苦寒之性甚强,易伤中气(脾阳),且对胃有刺激性,脾胃虚弱者生用易吐。 炒后可缓和苦寒之性,消除刺激性,免伤脾胃。炒品同焦品功能相近,均可清热除烦。但炒栀子的苦寒清热之性略胜于焦栀子。 一般临床上热甚者用炒栀子,脾胃虚弱者用焦栀子。 栀子炭善于凉血止血。 北京用姜炙栀子可缓和其苦寒之性,并有和胃降逆止呕作用。 ⑶炮制研究 栀子主要含有环烯醚萜苷类、黄酮、三萜、有机酸酯等。具有明显利胆作用和抑制胃肠运动、解热、降压、泻下、抗菌消炎等作用。 实验证实:①生、焦、姜栀子均有解热、利胆作用,而栀子炭作用不明显;②生、炭品均有止血作用,且炭>生,而焦、姜品作用不明显;③生、焦品镇静作用(除烦)较强,而栀子炭无明显作用;④姜栀子除了有上述的解热、利胆等作用外,药理实验证实还有止呕作用。 由此可见,栀子生用清热除烦,炒炭用于止血,姜栀子清热止呕是有其科学根据的。 《本草从新》曰:“内热用仁,表热用皮”。研究发现:栀子甙在仁中的含量是皮的2.5倍,而熊果酸主要含于皮中,仁中未检出。 因此栀子皮、仁分用,亦有道理。 槟榔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 炮制规格 槟榔、炒槟榔、焦槟榔。 ⑴炮制方法 ①生品泡3-5天,润透,切薄片,低温干燥。或去除杂质后直接捣碎,称“碎槟榔”。 ②炒槟榔:取槟榔片文火炒至微黄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