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创新.ppt
* * 第9章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 前寒武纪古地理 中生代晚期的古地理 中新世的古地理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是由一些大小不一的、坚硬的板块镶嵌构成。板块之间的边界处是内动力地质作用表现最为强烈的地带。如构造运动、地震、火山活动等。 20世纪40年代后,出于军事和海底资源开发上需要,大规模开展了海底地质调查,取得了丰硕成果,导致了板块构造说的诞生。应该说,这个关于全球构造的理论的问世,标志着地质学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它刷新了人们过去从大陆地质研究得出的许多传统认识,把各种地质作用统一到板块的相互作用这一根本性的动力中,从而将许多分离的地质学分科又纳入到综合研究的轨道。它找到了各种地质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各种地质现象作出了合理的回答,把地质科学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大陆漂移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 板块构造学说是60年代兴起的一种构造运动理论。它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大 陆 漂 移 学 说 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式提出大陆漂移说。 (1) 人们发现大西洋两岸大陆的轮廓非常吻合,似乎大陆沿大西洋发生过裂开和漂移。魏格纳系统地作了地质古生物证据方面的搜集研究。 (2) 许多动物,尤其是陆生动物,它们只能在同一大陆内迁移而不能远渡海洋。但是,在大西洋两岸许多浅海或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种属相同(历史时期)。明显的例子是二叠纪生活在内陆的爬行类--中龙,分别发现于非洲和南美洲(现也发现于南极洲)。 (3) 非洲高原出露的An 片麻岩在巴西也有出现,明显呈带状可连。 (4) 非洲南部二叠系岩层组成的开普山脉向西延伸,这种岩层也出现在南美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在北半球,一条从挪威向西南延伸到苏格兰的加里东褶皱带消失于大西洋之后, 在北美东海岸的加拿大和美国境内又神奇地再现。? (5) 古生代冰川分布范围,明显隔海呼应。 (6) 另一方面,古冰川活动的分布,对南半球各大陆曾发生分裂漂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石炭二叠纪的冰川活动遗迹发现于印度、澳大利亚、非洲、南美洲、南极洲。现今南极洲位于极地位置,而远隔重洋的其它大陆分别位于热带或赤道的不同地带,现今的气候条件无法形成大陆冰川。 (7) 魏格纳还参考了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方面的资料,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魏格纳认为,大约在距今150百万年前,地球表面有个统一的大陆,称为联合古陆。从侏罗纪开始,联合古陆逐步分裂成几大块,并各自漂移形成现今的海陆分布。大陆花岗岩层漂浮在玄武岩层之上,如舟行于水。 奥地利地质学家休斯进一步设想,古大陆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北半球为劳亚古陆,南半球为冈瓦纳古陆,其间为特提斯海(古地中海)。 大陆漂移说的主导思想是正确的,但这一很有希望的学说却受到宗教势力的反对,加上本身不完善而受到地质界尤其是地球物理学者的反对,沉默了20多年(?),到50年代海底扩张理论才使其复活。 海 底 扩 张 学 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泛开展了海底地质研究:(1) (回声)水深测量技术和深潜水考察探明了洋底地貌、地质; (2) 海洋地球物理研究,地磁、重力、地震以及地热测量使人们了解到洋底结构与组成;(3)海底钻探取样研究。 大西洋的海底地形 大量事实使人们认识到海底在扩张:洋底在洋脊裂谷带形成, 接受分裂,并不断向两侧扩张,同时老的洋底在海沟处潜没消减,因而洋壳不断更新。洋底的扩张是由于刚性的岩石圈块体在软流圈之上运动的结果,运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洋脊轴部是对流圈的上升处,海沟是对流圈的下降处。地幔对流说表明,不是舟行于水,而是软流圈类似传送带的作用。如果上升流发生在大陆下面,就导致大陆的分裂和大洋的启开。 海底扩张:美国的赫斯和迪茨在地幔对流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这一学说认为,地幔物质从大洋中脊和大陆裂谷处上升涌出,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成新的洋底,并推开先形成的洋底,逐渐向两侧对称扩张。当洋底扩张到达海沟处,向下俯冲,重新回到地幔中 。 板 块 运 动 及 大 洋 的 形 成 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地幔对流 1965年,加拿大的威尔逊在大陆漂移、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提出转换断层的机制,并通过布拉德对大陆的拼接后,才逐渐创立了板块构造说。近几年来,板块构造理论迅速进展,它把全球构造作为整体来研究。因此,被称为“全球构造说”的理论。 板 块 构 造 学 说 (海洋开合过程) 从大陆分裂到大洋形成,然后从大洋收缩到大洋关闭和消失,是一个连续演变的过程。威尔逊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