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課郁離子選劉基
第五課 郁離子選 劉 基
壹.作者其人其事其書
????劉伯溫???
~ 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
分項 內 容 姓名 劉基,字伯溫 生卒日 1. 1311.06.15 ~ 1375.04.16
2.他曾對朱元璋坦白說:「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劇。」雖然他在《郁離子》寓言故事中曾宣揚全身遠禍的道理(〈唐蒙與薜荔〉),在現實生活中也曾多次隱退,卻因先天的條件太好(文才武略),性格剛直,終究遭到朱元璋的猜忌,終因丞相胡惟庸的誣陷鬱憤以終。
3.劉伯溫在金華時向朱元璋陳時務十八策,等到朱元璋稱帝後殺戮大臣,劉伯溫雖急流勇退(明洪武四年),在家中只飲酒下棋,閉口不提功勞,連青田縣令也不敢交往,最後仍不免遭朱元璋的猜忌。
4.洪武四年,劉伯溫辭去了官職,後為胡惟庸構陷,憂憤而死。也有人說是被胡惟庸毒死的。 星座 據推算應該是獅子座 生肖 豬(生於辛亥年) 婚姻狀況 史載出現了三個女子的姓氏。他的元配富氏。 子女 二子二女 不僅有文才,相貌更是雄偉,儼然是英雄人物的氣象。 事實vs.傳說 ?事實
為元朝元統年間進士,明朝建立後參與制定科舉、刑法、禮樂等大典。喜觀天象,預測人事,相信天人感應,認為天地間之本源為氣,而非鬼神靈異,因此他也批判一些迷信事件。 在民間流傳有極多神異及風水故事,相傳定都金陵、建造宮殿都是劉伯溫相的地,一生傳奇大有人知,更被後世風水界推為神機妙算宗師,傳有《堪輿漫興》等書。 思想 從朱元璋「數以孔子之言導予」與徐一夔對《郁離子》的解析,雖然劉伯溫涉略儒、道、法家思想兼而有之,實質上他的思想是屬於儒家範疇。 官職 元
江西瑞州府高安縣丞、江西行省掾吏、江浙儒學副提舉兼江浙行省考試官、江浙省元帥府都事、江浙行省樞密院處州分院經歷
明
著作 覆瓿集二十四卷、拾遺二卷、犁眉公集四卷、文成集二十卷、郁離子、春秋明經諸書及詞四卷、禮賢錄一卷、翊運錄二卷、多能鄙事十二卷、天文秘略一卷、玉洞金書一卷、注經二卷、解皇極經世稽覽圖十八卷、三命奇談、滴天髓一卷、金彈子三卷、披肝露膽一卷、地理漫興三卷、潛溪文粹十卷(劉基選輯宋濂的作品)、(觀象玩問十卷,不確定是否為劉基所著)→《誠意伯文集》收錄大部分文學作品。 性情 1.劉伯溫性情剛毅,疾惡如仇,為官清廉、執法如山。
2. 朱元璋讚嘆說:「滿朝有黨,只有劉基一人不黨。」在爾虞我詐、結黨營私的封建統治階層裡,他能做到襟懷坦白,不謀私利,確是難能可貴的。 文學中的劉基 1. 明史本傳稱他的文章,「氣昌而奇」,與宋濂為一代文宗。
2.四庫提要說他的文章:「神鋒四起,如千金駿馬,飛騰票瞥,驀澗注坡。」
3.他的詩也以古樸雄放見長。古體為尤佳。沈德潛在明詩別裁中說:「元季詩都尚辭華,文成獨標高格,時欲追逐杜韓、故超然獨勝。允為一代之冠。」 蓋棺論定 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胸懷雄才大略,足智多謀,有卓越的分析判斷能力,故被比為魏徵和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貳.課文相關事典
一、《關於寓言》
一、 寓言的定義
寓言是一種帶有諷刺性的故事,作者常用誇張的手法描寫人物,或將動植物擬人化,利用簡單易懂的故事,寄寓深奧的道理。
二、 寓言常用筆法
1. 比喻
比喻是我國人民敘事、言志、抒情所慣用的手法,在奴隸社會,奴隸主殘酷的壓迫和剝削,挑起了奴隸強烈的憤懣和反抗,他們除了暴動逃亡以外,常常運用民歌、謠諺「憤以斥,環譬以託諷」,這些民歌、謠諺往往用巧妙的比喻,委婉曲折地宣洩埋藏在心靈深處的抑鬱和悲憤,用耳聞目睹的事物連類比附,影射腐朽黑暗的社會現實。先秦學者從中吸取了這比喻手法,創造了許多巧比善喻,並逐步擴展成有動作、有對話、有形象的簡故事,這就成了寓言的形態。
2. 隱語
隱語又叫廋辭,大體上和後來的謎語差不多,在春秋戰國時期,隱語相當盛行,當時的統治者,昏庸殘暴者多,一言不慎,獲罪連株,一語稱心,立為卿相,因此遊說之士面對統治者暴虐行徑,只好用隱語旁敵側擊,婉言諷諫,但由於封建文人的偏見和鄙棄,大量佚失,沒有保存下來,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隱語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地編造和廣泛流傳,有力地促進了寓言的發展。
三、 寓言勃興的社會原因
1. 政治紊亂,時君世主爭相求賢
在混亂的政局中,新興的領導階級為了掌握住權勢,向外開疆闢土,迫切的需要各種人才,而各方有心之士想在此時出頭,於是各國君主禮賢下士的故事紛紛出籠,許多寓言描寫了此一盛事,如「稷下先生」。
2. 龍顏難測,委婉以託
春秋戰國時代士的階層迅速擴大,受到各國統治的重視,但是在遊說諸侯時,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因為不是每一個君主都像戰國四公子般禮賢下士,有納言的度量,有時一言稱心,立即封相,有時一言失智,則宮刑刖足。因此在這樣惡劣的政治環境下,委婉的建言,便以寓言的形態出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