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冠豸山丹霞地貌成因及旅游景观特色.pdfVIP

福建冠豸山丹霞地貌成因及旅游景观特色.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冠豸山丹霞地貌成因及旅游景观特色.pdf

第 55 卷第 6 期 地 理 学 报 V o l. 55, N o. 6 2000 年 11 月 A CTA GEO GRA PH ICA S IN ICA N ov. , 2000   文章编号: (2000) 福建冠豸山丹霞地貌成因及旅游景观特色 1 1 1 1 2 朱 诚 , 俞锦标 , 赵宁曦 , 李 刚 , 吴承照 (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南京 2 10093; 2 同济大学风景旅游系, 上海 200092) 摘要: 福建冠豸山自晚侏罗世以来经历了山间盆地形成和侏罗、白垩系巨厚砂砾岩堆积成岩阶 段, 新构造运动中使盆地隆升和节理发育。自第三纪以来主要经历了4 次较大幅度具掀斜性质 的抬升过程。从 4 级夷平面的相对高差可知, 第一、二次抬升之间幅度差为 34~ 788 m , 第二、 三次抬升之间的幅度差为 81~ 100 m , 第三、四次为 38~ 46 m 。在抬升过程中, 受内力挤压和 四周围岩压力逐渐消失造成的卸荷作用影响, 岩层出现众多深大裂隙和多组垂直节理, 发育有 ( ) 石墙、石堡 寨 、陡崖壁、柱峰、石梁、隙谷、嶂谷、峰林、峡谷、巷谷、天生桥等的丹霞地 貌, 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关 键 词: 冠豸山; 丹霞地貌成因; 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 P 93 15; P 93 12  文献标识码: A 丹霞地貌是红色砂岩地形演化到一定历史阶段而出现的特殊地貌类型, 1939 年陈国达 [ 1 ] [2 ] 教授等 提出 “丹霞地形”, 1960 年曾昭璇教授 首次将红层地貌作为一类独立的岩石地貌 [3 ] 类型; 1982 年黄进教授 深入剖析丹霞地貌坡面的发育机制。丹霞地貌区石堡、石墙、石 柱、石桥等造型奇特、变化万千, 红层盆地中又多有河溪流过, 丹山壁水辉映。加上紫红 岩层色调同中国传统上表现权威、富贵、吉祥的色调一致, 与中国宗教崇尚的主色调一致, [4 ] 从环境角度加强了庄重、威严、神圣的神秘感 。这种自然风光与神秘意境的结合, 使丹霞 地貌分布区构成一种奇特的风景地貌, 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1977 年以来, 我国在丹 霞地貌发育规律、风景质量评价与分级、旅游开发实践方面取得重要进展[4, 5 ] 。福建冠豸山 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989 年黄进先生[ 6 ] 曾对该区丹霞地貌与旅游的关系作过初步探讨。 本文对丹霞地貌发育成因作进一步的探讨。 1 冠豸山丹霞地貌发育的自然条件 冠豸山位于福建省西南部连城县境内, 地理位置 25 °15 ~′ 25 °50 ′、116 °20 ~′ 117 °10 ′, N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