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55 卷第 4 期 地 理 学 报 V o l. 55, N o. 4
2000 年 7 月
A CTA GEO GRA PH ICA S IN ICA J u ly , 2000
文章编号: (2000)
四川九寨沟水循环系统的同位素示踪
1 2 2 2
尹 观 , 范 晓 , 郭建强 , 杨俊义
( 1 成都理工学院, 四川 成都 6 10059; 2 四川区域地质调查队, 四川 成都 6 102 13)
摘要: 运用天然水的同位素示踪技术追溯四川九寨沟水的来源及运移过程, 研究九寨沟水循环
系统, 即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动态转换关系。揭示不同水体的补排关系和不同水文地
质单元之间的水力联系, 可用于保护及合理开发这里的自然景观资源。
关 键 词: 九寨沟; 同位素示踪; 水循环系统
中图分类号: P 342; P 345 文献标识码: A
1 研究区概况
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岷山山脉的高山峡谷区, 位于 32 °53 ~′ 33 °20 ′, 103 °46 ~′
N
103 °55 ′。流域面积 65058 2 。为了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九寨沟的宝贵天然风景资源, 自
E km
20 世纪 80 年代, 就有人开始对其自然景观及资源进行了研究[ 1, 2 ] 。区内主要地层为泥盆纪
至三叠纪的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 第四纪地层以钙华、崩积、冲积、洪积、冰
碛、坡积、残积等形式覆盖于基岩之上, 且主要分布于河谷及河谷口。区内构造运动复杂,
断裂发育。对现代地貌具有重要影响的主要为晚新生代以来强烈活动的NW 和N E 向断
裂。不均匀的抬升和水平推移运动使区内西、南面的地块大幅度抬升和部分构造线弯曲, 造
[ 1 ]
成南高北低的阶梯地形 。
九寨沟景区是一个独立的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单元。汇水面积 65058 km 2 , 大气降水为
唯一的水源补给。以诺 日朗为界, 可分为南、北 2 个水文地质单元。北水文地质单元为北
东向分布, 长约 14 km , 汇水面积 19 10 1 km 2 , 该单元侵蚀基准面最低, 它主要接受南水
文地质单元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补给, 有连续的地表径流和大型溶洼。
南水文地质单元据支水系流域分为 3 个次级单元: 则查洼、 日则沟和丹祖沟。则查洼
水文地质单元位于景区东侧, 长约 3 1 km , 宽 6~ 8 km , 汇水面积 2 1969 km 2 , 是区内最
大的次级水文地质单元。长海位于则查洼沟的中上游, 为一古冰川堰塞湖, 接受上游区的
径流和地下水补给。湖水最深达 80 多 , 丰、枯水季节水位的年变化量为 8~ 9 。长海以
m m
下为干谷, 除五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侵犯著作权案谅解书.docx VIP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十一章 步态分析技术.ppt VIP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2016培训.pptx VIP
- 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与咨询中的应用与辅助技术.pptx VIP
-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八年级上):第2讲—声现象(解析版).pdf VIP
- 河南省驻马店市“逐梦计划”环际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一)英语含答案.pdf
- 让是VS不是美德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VIP
- 国网甘肃招聘考试真题2025.docx VIP
- 股权投资合作协议.doc VIP
- 从《家谱》看改土归流后土司时期的土著居民家族建构.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