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股份公司战略规划部内部资料 市场及行业分析 2000年电信业务综合通信能力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股份公司战略规划部内部资料 市场及行业分析 2000年电信业务总量完成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股份公司战略规划部内部资料 市场及行业分析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股份公司战略规划部内部资料 市场及行业分析 2000年各类电信用户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股份公司战略规划部内部资料 市场及行业分析 2000年各省电信投资完成额(亿元)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股份公司战略规划部内部资料 市场及行业分析 1081 437 617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股份公司战略规划部内部资料 市场及行业分析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1950~1981年 1982~1993年 1993~现在 邮电部独家垄断 进入大发展阶段 引入竞争 邮电合营 邮电部独家垄断 初步打破垄断 以国家投资为主, 外资比例大 国内债务融资为主 辅以一定的企业自筹 国内贷款 外债减少 31亿,累计64亿投资 国家投资减少 开始股权融资 投资905亿元 中国电信(香港)上市 中国联通上市 中国电信将上市 仅2000年投资2200亿 中国电信业融投资方式变化的几个阶段 股份公司战略规划部内部资料 市场及行业分析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利用外资的情况 第一阶段:在发展初期,发展中国家均迫切需要国外低息贷款来扩张本国的电信网络,而发达国家的电信设备也在急切寻找国外市场,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引进贷款的同时,也带进了贷款提供国的设备。中国第一批引进的是日本海外协力基金会的无息贷款,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的日本设备;1982年12月,引进的日本富士通第一个万门程控市话交换系统在神州市电信局投产使用。后来,引进了比利时、加拿大、法国等国的软硬贷款,并且同时带来了贷款国的设备。这一切造成中国通信网“七国八制”的局面。在这一阶段里,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是很大的,这主要是由于设备大量进口,使得中国对国外贷款的需求很大。 第二阶段:随着国内八条电话交换机生产线的逐步开通,光纤设备生产线的引进,以及国内相同产品的出现,使得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基本与国外接轨。通信设备从主要由国外提供转到基本由国内供货,并且程控交换机、光纤等通信设备已供大于求,并且,部分产品已出口到国外。国内通信设备的厂家也与国外公司一样,出售设备的同时也提供设备贷款,并且电信设备厂家的分期付款已成为邮电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因此国内通信设备市场由以前“原装机”(国外原装进口的交换机)独领风骚的局面转变为由国产机和合资机为主,以前需要大量外汇进口的通信设备现在国内设备市场已满足供应。同时企业融资由以前以国外贷款为主转向以国内融资为主。 第三阶段:从1997年以后中国电信业的融资由债务融资向股本融资转化。中国电信(香港)、中国联通相继上市。以股权方式向国外投资者融资。 * 股份公司战略规划部内部资料 编制背景及原则 企业全景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经济、法规、人口、西部开发、行业政策、WTO 市场及行业分析:通信业、移动通信、传输、数据通信、服务、终端产品 客户分析:移动、联通、电信、网通、吉通、铁通、卫通、电通 竞争对手分析:Motorola、Nokia 、Ericsson 、Lucent 、Alcatel 、北电、Sumgsung 、华为、中兴、大唐、科健、波导、海尔、中邮普泰、天音、蜂星 技术发展分析:GPRS、CDMA、3G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生产能力、销售能力、研发能力、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业务组合、价值链 东信SWOT分析 企业战略分析与定位:愿景、目标、定位、指标、价值观、特定战略 企业战略规划:业务发展组合、研发、生产、营销、人力资源、服务、投资、 联盟与合作 企业战略实施计划 2001年 2002年 股份公司战略规划部内部资料 宏观环境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