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014年9月,陕西省咸阳市幼儿园老师对5名小孩实施针扎体罚,使幼儿身心受到较大的伤害;河北省廊坊市幼儿园的房屋倒塌,造成3名儿童死亡,3名儿童受轻伤;昆明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件,造成学生6人死亡、26人受伤…… 阅读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事件中的未成年人未受到了来自哪方面的保护? 答:学校保护 (2)为什么受“侵害”的总是未成年人? 答:①青少年各方面都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法侵害; ②由于生活环境复杂,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时有发生。 (3)请就怎样才能让侵害远离未成年学生提出一些建议。 答:自己:加强自我保护,未成年人要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要勇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他人: ①社会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②学校要加强师德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三、探究问答(作业) (1)国家:加强校园安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2)社会:创造条件保障学校安全,如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严厉打击侵犯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3)学校: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严格管理。如开展安全教育课,进行防震演练,上下楼排队,校园内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完善安全设施,安装警示牌等; (4)家庭: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应尽到保护的义务,用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同时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 (5)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掌握安全自救的常识和技能。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请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五个角度谈谈如何预防校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这节课我们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原因以及四大方面的保护作了复习,有关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知识和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等问题,我们后面另作专题复习。 谢谢合作!再见! 未成年人保护 彭阳二中 任正文 中考要求: 知道: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了解: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 2、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容易上当受骗,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 3、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信息时代的网络、手机) 一、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原因? 二、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这也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三、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四方面保护是什么? (一)家庭保护、 (二)学校保护、 (三)社会保护、 (四)司法保护。 1、 家庭保护的含义: 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教育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2、家庭应如何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保护的内容) (1)、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2)、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 (3)、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使在校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4)、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等。 (5)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 (一)家庭保护 3、 家庭保护主体: 虐待子女 ---小花被继母打得鼻青脸肿、满身是伤 不让子女上学 ---打工、干家务、出嫁 --12岁的小梅被父亲送到一家餐馆当服务员 不以健康的思想和方法教育未成年子女 ---小红的父母整天打麻将、有气往孩子身上撒等 父母、其他监护人 4、家庭保护的违法现象: 1、 学校保护的含义: 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2、 学校应如何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保护的内容) (1)关心、爱护学生; (2)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 (3)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4)不得使未成年人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5)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 (二)、学校保护 3、 学校保护主体: 有关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