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导读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论 从公元 196 年(汉献帝建安元年)至公元 589 年约近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北朝,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也有称为中国中古文学 一、时代特征、哲学思想与文艺思潮 (一)时代特点 : 乱世;门阀制度。 (二)哲学思想 : 儒学式微、玄学兴起,佛、道二教广泛传播流行。 (三)文艺思潮: 1 、这一时期文学批评著作大量涌现。 如《典论 · 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等。 《文选》 。 2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就文学批评的概念、术语,逐步形成了中国文学批评中的一些特定的范畴。 如 “ 风骨 ” 、 “ 风韵 ” 、 “ 形象 ” 、 “ 意象 ” 、 “ 兴会 ” 、 “ 兴象 ” 等,也开始探讨 “ 意与象 ” 、 “ 形与神 ” 等的关系。 3 、这一时期在文学创作上所体现出的文学思潮也极为活跃。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历程 。 魏晋南北朝文学约四百年,其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建安、正始文学、两晋文学及南北朝文学。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地位 。 第一,它使中国文学摆脱了政教观念的束缚,进入了文学的自觉时代。 第二,随着文学的自觉,对于自身的特点、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一些内在规律的认识更为深刻、丰富了。 第三,文学的题材、体裁更丰富了 。 第二章 建安文学 一、“建安风骨”和五言诗的成熟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196一220),共25年。文学史上的“建安”实际上包括汉末到魏初的一段时期(到曹植死为止),代表作家为三曹、七子和蔡琰。按,十一人中曹操等九人皆逝于汉末,入魏作家仅为曹丕、曹植兄弟二人。曹植在建安作家中最后离世,逝于魏明帝太和六年(232)。故通常所讲的建安文学当指建安元年(196)到太和六年(232)的文学,凡三十六年。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建安时期的作家作品大都充满现实主义精神和特有的“慷慨悲凉”的时代风格,后人把建安文学的这种特点概括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它主要包括:深刻的现实性;浓重的抒情性;鲜明的个性。 建安诗人普遍运用五言新体的形式,他们的创作标志着五言诗进入了成熟阶段。 二、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1、曹操(155—220) :字孟德,沛国谯(安徽亳州)人,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有《魏武帝集》,诗21首,有杂言、五言、、四言,四言尤工。 其诗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诗史”性叙事诗(《薤露行》、《蒿里行》);二是抒情诗(《短歌行》);三是写景诗(《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四是游仙诗(《秋胡行》)。 创作上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其诗,古直悲凉,气韵沉雄;其文,清峻通脱,自开风气。曹操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有三:首先,其四言诗“于三百篇外自开奇响”(沈德潜),五言诗“借旧乐写时事”,堪称“汉末实录”(钟惺),继承并发展了《诗经》和汉乐府的诗歌传统;其次,散文创作方面,鲁迅称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总之,曹操是建安诗风和文风的开创者,在文学史上有着不朽的地位。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让县自明本志令》) 《短歌行》 层次结构: 中心:招纳贤才以求建功立业 第一部分(1、2章):感叹岁月流逝,人生短暂,壮志未酬,功业未就。 第二部分(3、4、5、6章):表达了思贤爱贤、求贤若渴的深切情意。 第三部分(7、8章):写贤才无所依托,殷切希望他们来到自己身边,协助自己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艺术特色 一、现实与想象交错,实写与虚写结合。 二、比喻生动形象,用典贴切自然。 2、曹丕(187—226):操次子,字子桓,有《魏文帝集》。 他在文学史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他的《燕歌行》)为我国诗歌史上现存最早的完整而又成熟的七言诗,此为一;曹丕《燕歌行 》其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他的《典论·论文》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理论专论,提出了“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等重要观点,此为二; 此外,他的诗文开婉约纤丽一路,兼有情美、景美、辞美、韵美的艺术特点,除《燕歌行》外,诗如《杂诗》、文如《与吴质书》、《又与吴质书》皆为值得一读的佳作。 3、曹植(192—232 ):操第三子,丕同母弟,字子建,有《曹子建集》(《陈思王集》)。曹植的创作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