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明清)要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请添加文字 明前期诗文 (一)宋濂(1310-1381)《宋学士文集》 (二)刘基(1311-1375)《诚意伯文集》 《郁离 子》 《卖柑者言》 (三)高启(1336-1374)《高青丘集》 《登金陵雨花台观大江》 (四)方孝孺(1357-1402)《逊志斋集》 二、台阁体和茶陵诗派 (一)三杨与“台阁体”(永乐、成化) 高启《登金陵雨花台观大江》 此诗作于公元1369年(洪武二年),明代开国未久之际。作者生当元末明初,饱尝战乱之苦。当时诗人正应征参加《元史》的修撰,怀抱理想,要为国家作一番事业。当他登上金陵雨花台,眺望荒烟落日笼罩下的长江之际,随着江水波涛的起伏,思潮起伏,有感而作。 前八句以极其豪仕的笔调写出了金陵雄伟险峻的形势。 中间十二句转入怀古。说明分裂割据不符合天意民心,尽管有如此险峻的江山也是不足以凭恃的。 最后从怀古转入直接抒情,抒发自己对国家出现的统一安定的大好局面的喜悦之情,并对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中国的业绩作了由衷的歌颂。   这首诗以豪放、雄健的笔调描绘钟山、大江的雄伟壮丽,抒发了对祖国统一的无限喜悦之情。 1、全诗波澜壮阔,感情豪迈奔放,笔力纵横驰骋。 开头的景物描写,可谓笔酣墨饱,气势磅礴,读后令人振奋,令人鼓舞,能够激发人们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中间一段承转自如、详略有致,几百年间的历史往事,数语道尽。后面四句抒怀,脉格贯通,一气呵成,结构非常谨严。 2、此诗间用长短句,每四句一转韵,平仄交错,抑扬有致,造成流荡变幻的节奏,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读来情韵相生,音调铿锵。 《梅花九首》其一: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古今点评 1、高太史诸集,格调体裁不甚逾胜国,而才具澜翻,风骨颖利,则远过元人。 (胡应麟《诗薮》) 2、赵翼曰:“青丘适得诗境中恰好地步,盖其用力全在使事典切,琢句浑成,而神韵又极高秀。看是平易,实则洗练功深,此正是细腻风光,固不必石破天惊以奇才取胜也。” (汪端《明三十家诗选·高启诗选》) 夏完淳《别云间》 《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首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 ,辗转飘零、艰苦卓绝 。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 尾联抒恢复大明江山之志。 此诗表现了作者被俘之后,被解送南京途中,和家乡诀别之际对家乡无限依恋的深厚感情和“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坚定意志。 本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直抒胸臆。诗歌由于要用形象思维,所以往在借助于比兴手法,短诗更是如此。而此诗却完全没有比 兴,全用赋法,将胸中跌宕豪壮的感情直接倾吐出来,似乎没有什么雕饰技巧,却令人觉得格外真挚、深厚,.是作者发自心灵深处的震颤。 明武宗在位时期,宦官当权,他们在交通要道运河上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王磐家住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首《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 第一层说喇叭、唢呐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 第二层说喇叭、锁哪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 第三层展示喇叭、锁呐用途的另一面:为害军民。 最后一层写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本篇以喇叭为吟咏对象,借题发挥,揭露和讽刺宦官耀武扬威扰害百姓的罪行。 1、使用“比”体,借题发挥。宦宫的名分本来是卑贱的,但由于仰仗皇帝的威势而趾高气扬,此所谓“曲儿小,腔儿大”也。 2、语言通俗、活泼、生动。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表现严肃的主题,对宦官专权嬉笑怒骂。 归有光 明代唐宋派古文家。归有光虽然也标榜“唐宋八大家”,但他不追求韩愈那种奇崛险怪的文风,却很明显地接受宋代欧阳修、苏轼的影响,追求文章的平易浅近,尤其是他的一些杂记文,善于用疏淡的笔墨,记述家人、朋友间的生活琐事,如话家常,情趣盎然、亲切有味。这样就使传统中用以“载道”的古文,与日常生活发生了较为紧密的联系,从而摒除了唐宋派古文家那种浓厚的道学气味,使这种实用性的文体带上浓烈的抒情味。 九岁即文章,十岁洋洋洒洒挥就数千言,十一、二“慨然有古人志”,十四应童子试,二十得补生员。后续科考却坎坷多磨砺,趔趄蹭蹬。他乡试六次,远赴南京,连连落第。 八岁丧母,十二、三岁时祖母去世,十八岁时作《项脊轩志》前部分。二十三岁娶魏氏,但好景不常,二十八岁魏氏即卒。其间还经历了幼女夭折之痛。 《项脊轩志》 第一自然段,记叙了“项脊轩”这所家中百年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