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友善校园文化融入在地人文关怀.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友善校园文化融入在地人文关怀.doc

友善校园文化融入在地人文关怀   摘 要:现代化的校园要融入在地元素与生活美学,努力营造开放无围墙的安全绿建筑校园,设计多样化的探索式学习空间,与大自然结合,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设计学习活动,使学校兼具言教、身教、境教的功能。   关键词:学校建筑;在地;绿建筑;无围墙安全校园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08-0016-03   一、前言   2013年1月,来自大陆的30余位小学老师来到台湾台南红瓦厝小学参访,入眼的是优雅、美观、兼具古朴与现代感的建筑物。颠覆传统的校园建筑造型,展现出丰富的空间表情及语汇,充满建筑美学的艺术,频频唤醒空间的性灵,置身其中,可以感觉在与一栋有生命的建筑对话。红瓦厝小学利用生态工法构成透水性佳的硬铺面,将雨水回收再利用,让中水再回收用以浇灌校园植物。大量使用木质与铁制建材,墙面采用耐候性涂料,不贴磁砖,减少地球的负担。去掉制式围墙,使无围墙绿篱穿透出一种亲和力,就像绿草如茵的大草原,共同形塑了一所会呼吸的有机绿建筑校园。   现代教育不只重视言教、身教,更重视境教。不只强调正式课程,更强调非正式之潜在课程。不只要求教师努力教学,更要求提供学生同侪互动的机会。所以学校校园除了有传统的教室,更须提供多样的校舍、校园、运动场、附属设施等学习空间,以丰富人文关怀,增加探索学习的场域,让儿童能在校园中彼此学习,互动探索。孩童喜欢享受校园游戏的乐趣,喜欢到图书馆去寻求伙伴,彼此间就有了相同的兴趣与共同的价值观,这些都是现代化友善校园文化所必须具备的特质与功能。   二、学校规划融入在地、人文与美学   将小区资源与在地(“在地”,即本地,本土,土生土长的意思——编者注)特色融入课程,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生长的环境与文化特色。所以,学校在规划上不仅定位于学习中心,更应成为小区的文化集结中心,带动小区文化水平的提升,让学校与小区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红瓦厝是台南市归仁区旧地名,地名由来有二说,其一,漳泉移民于此垦聚,屋顶多盖红瓦而得名;其二,早年此地陈、李两姓设有瓦窑,销售台南府城,居民也多建红砖红瓦之厝,故名红瓦厝小学。学校规划之初,透过参与式规划设计,与小区居民充分沟通,以创造出最合乎居民与学童期待、最人性化的校园空间。红瓦厝小学不只是一所新学校,更负有传承地方精神与文化的使命,因此在建校过程中,除了不断邀集地方人士充分参与,还透过学校命名、认捐梅园、植希望树、砖瓦祈福、小区建校座谈及小区日活动等方式,唤起小区居民的认同与支持,共筑一所理想的小区学校。   台湾校园内资源对小区开放,透过校园整体配置来安排提供安定的教学区,无形中界定了小区人士的边界,而不至于干扰学童的上课活动。下课后,学校校园对小区开放使用,作为小区居民运动休闲的空间。   现代化校园的建筑规划,融入了生活美学,兼具传统与创新、古朴浪漫的建筑氛围。建筑主体以清水红砖、白墙、红瓦象征在地精神,为学生提供了美的视觉享受,让红瓦厝的孩子在美的环境中学习,长期耳濡目染以培养对美的鉴赏力,提升对美的感受力,进而达至能品味到生活中凡事皆美的境界。   三、开放无围墙的安全校园   台湾之小学校园,大多数为无围墙之校园,利用人行道树、透空绿篱、花架植栽等代替传统围墙,作为学校屏障与校园界限。校园四周有环绕之人行步道,供师生、小区民众散步慢跑。校园内部遍植树木,绿草如茵,像一座公园。放学之后及假日,小区民众扶老携幼在此散步、慢跑、打球、放风筝、溜滑梯……更常有新人来此取景拍摄结婚照,真正达成学校小区化、公园化的理念。   红瓦厝小学紧邻小区文化中心演艺厅、展览厅、国际会议厅、体育公园、游泳池等公共设施,这些都可作为校园整体之教学资源。无围墙的校园设计,不仅能达成资源共享之目标,更可促进学校与小区的良性互动——良好的小区互动本身就是开放校园的第一道防护线。   由于学校校园面向小区开放且无围墙,因此在规划设计上,必须建构校园安全体系。除了良好的小区互动外,还利用人行道路树整理、透空绿篱、花架植栽等代替传统围墙,作为学校屏障与校园界线。将厕所建置于建筑物中央,而不是置于角落,更能保护学生安全;上课时间为防止外人进入,以监视录像器辅助监控。让校园中有角落,但不会形成死角,开放校园亦兼具建构安全校园策略。   除了防止外来犯罪入侵而建构的校园安全体系外,学校针对学童活泼好动的特点,还注意加强校园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对清洁工作攀爬窗户的危险遮阳板或前后走廊加以特别设计,以预防学生跌落;为避免冲撞的危险,设计地板止滑材质,设计防坠栏杆扶手,或加大楼梯口缓冲距离等。   四、探索式的学习空间设计   传统的学习空间设计以老师的“教”为主,现代化的学习空间设计则应调整为以学生“学”为主的架构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