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执业医师考试重点第7章__神经系统疾病》.doc

《2016年执业医师考试重点第7章__神经系统疾病》.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执业医师考试重点第7章__神经系统疾病》.doc

第7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本章重点 本章知识点多,但常考点相对较少,2000~2009年约考过224道题。其中,主要考点是神经病学概论(约14题),周围神经病(约9题),颅内肿瘤(约9题),颅内压增高(约10题),脑疝(约12题),帕金森病(约12题),癫痈(约16题)。考生应重点掌握解剖生理和临床表现;周围神经病、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脑疝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结合临床表现的综合考查;帕金森病的生化变化和治疗;癫痫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第1单元 神经病学概论 重点提示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l4题。其中解剖生理7题,临床表现6题,定位诊断l题。本单元几乎每年必考,题量l~2题。 出题重点集中在解剖生理和临床表现方面,应重点掌握。其次是定位诊断。 考点串讲 一、运动系统 (一)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1.解剖生理 起自大脑皮质运动区的巨锥体细胞(Betz细胞),其轴突组成下行的锥体束(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廷髓束),太部分纤维交叉后(舌下神经核及面神经核下部为对侧支配,其余为双侧支配)(2004)终止于脊髓前角或各脑神经运动核。 2.临床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又称痉挛性瘫痪,特点为病灶对侧瘫痪。具体表现如下: (1)瘫痪肌肉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2)浅反射消失或减弱,出现病理反射。 (3)瘫痪肌肉不萎缩。 (4)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正常。 (5)急性严重病变时,瘫痪开始呈弛缓性,腱反射降低或消失;过后即逐渐转为肌张力增高上腱反射亢进(2005)。 3.定位诊断 (1)皮质:①局限性病变。单瘫(对侧一侧上、下肢或面部瘫痪)。②刺激性病变。对侧躯干相应部位的局限性阵发性抽搐(按运动皮质代表区的排列次序进行扩散,始发位置常为口角、拇指及示指、蹲趾)(杰克逊癫痫)。 (2)内囊:“三偏”征,对侧偏瘫、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及对侧同向偏盲。 (3)脑干:交叉性瘫痪,本侧本平面的脑神经周围性麻痹及对侧身体的中枢性瘫痪。 (4)脊髓:①脊髓颈膨大以E病变,中枢性四肢瘫痪。②颈膨大(C3~T1)病变,引起上肢周围性瘫痪和下肢中枢性瘫痪。⑧胸段脊髓病变,引起双下肢中枢性瘫痪。④腰膨大(L4~S2)病变,可引起双下肢周围性瘫痪。⑤脊髓半侧损害,病变侧肢体的中枢性瘫痪及深感觉障碍及对侧肢体的痛温觉障碍(Brown-equard综合征)。 (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1.解剖生理 接受锥体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方面来的冲动的最后通路,经前根、周围神经传递到运动终板,引起肌肉收缩。 2.瘫痪的临床表现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又称弛缓性瘫痪,瘫痪范围多局限(肌群为主),具体表现如下。 (1)瘫痪肌肉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浅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 (3)瘫痪肌肉早期出现萎缩。 (4)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减低。 痉挛性瘫痪与弛缓性瘫痪的鉴别见表7.1。 表7—1 痉挛性瘫痪与弛缓性瘫痪的鉴别 鉴别点 痉挛性瘫痪 驰缓性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肌张力 增高(痉挛性) 减低或丧失(弛缓性) 肌萎缩 无,晚期可有失用性肌萎缩 有明显局性萎缩 肌束颤动 无 有 腱反射 亢进 减低或丧失 病理反射 有 无 肌电图 神经传导正常 神经传导速度减低 3.定位诊断 (1)脊髓前角细胞:弛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瘫痪分布呈节段型。 急性起病:多见于脊髓前角灰质炎。 慢性起病:肌束性颤动和肌纤维颤动,常见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2)前根:瘫痪分布亦呈节段型,伴感觉障碍。多见于髓外肿瘤的压迫(脊髓膜的炎症或椎骨病变)。 (3)神经丛:一个肢体的多数周围神经的瘫痪、感觉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4)周围神经:瘫痪及感觉障碍的分布与每个周围神经的支配关系一致。 (三)锥体外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 1.锥体外系性肌张力增强 肌强直,伸肌和屈肌俱增强(铅管样强直);肌强直兼震颤(齿 轮样强直)。 2.震颤 (1)静止性震颤:肢体完全被支撑消除重力影响下,并且相应肌肉没有自主收缩时产生的震颤。 (

文档评论(0)

ddw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