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final.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炭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final煤炭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final

主要内容: 山西煤炭资源 山西水资源概况 山西煤炭资源开采现状 山西煤田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山西煤炭资源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 煤炭开采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与重建 山 西 省 煤 炭 分 布 图 山西煤炭资源概况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煤炭生产基地。有山西煤炭之最为证 山西省煤炭预测储量达9278.2亿吨。 山西省人均煤炭储量全国第一,人均拥有24000吨。 山西省已探明煤炭储备为全国之冠,探明储量2608亿吨。 山西省煤炭出口量居全国之首,1995年出口煤炭达1527万吨。 山西省左云县是全国最大的产煤县,年产原煤1319万吨。 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最大的煤城,1995年原煤产量为8100万吨。 平朔露天煤矿是中国最大的露天煤矿。1995年原煤产量为1222.6万吨。 山西的煤炭利用概况 山西省煤炭产量居全国之首,2007年原煤产量6.8亿吨。 山西省煤炭调出量全国第一,2007年煤炭出省销量5.8亿吨,占全国煤炭产地调出量的4/5。 在2005年秦皇岛港调进的煤炭资源中,来自山西省的煤炭资源所占比重为73%。? 山 西 省 水 系 流 域 图 山西水资源状况 1982年,国家水利部和省政府联合第一次对山西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了评估,结论是: 全省多年平均的天然水资源总量为14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为573立方米。 142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家底,在全国省区排倒数第二位。 573立方米的人均水资源,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的21.2%。 573立方米的人均水资源,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的5.3%。这就如世界人均“一桶水”,山西人均“一杯水”。 山西水资源状况 1990年,山西水资源总量为138.1亿立方米, 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93.124立方米 , 比10年前水资源总量减少了4亿立方米。 2001-2005年第二次水资源评价结果: 多年(1956-2000)平均水资源总量123.8亿。与第一次水资源评价 1982 相比减少了12.8%。 人均占有量381m3,比第一次评价少了193m3. 即,20年由于人口增加和水资源量减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减少36.6% 山西的水环境现状 1、水土流失总面积达10.8万平方公里,占山西省总土地面积的69%。 2、山西省森林面积为298.9万公顷,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森林覆盖率占20.1%,在全国排列21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百分点。 3、山西省工业生产年排放工业废水9亿多吨(70%的废水属于超标排放)。 4、山西省由于采煤造成的地面塌陷和地下水漏失的问题非常突出,全省采掘煤炭已造成地下采空区1300余平方公里,塌陷区约520平方公里。八大矿务局由于采煤漏水已涉及18个县市和240个村庄,造成23万人吃水困难,30万亩水浇地变为旱地。 山西的水环境现状 5 山西省汾河流域地面水体80%以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60%的河段污染严重,具有饮用及城市用水功能的河段已不足20%。其中汾河临汾段水体污染十分严重,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酚等主要指标超过地面水最低水质标准3至40倍,大部分河段已失去基本的农业灌溉功能。 6 山西省最大的汾河水库,已淤泥3亿多立方米,严重影响到全省150万亩农田的灌溉和太原市的供水、防洪。 7 挖一吨煤需要用水2.5吨。2004年山西煤炭开采量为5亿多吨,其中损失掉的水高达12亿吨之多。而在这一年,耗资110多亿元的引黄工程全年引水6亿吨,(实际利用三亿吨) 被污染的水渠 水体污染 漂浮着白色泡沫的汾河水 山西地表水水质总体状况 66条河流,河长5583Km: 符合Ⅰ、Ⅱ、Ⅲ类水质的河长1829km,占32.8%,其中Ⅰ类河长仅108km,占1.9%,Ⅳ、Ⅴ类和超Ⅴ类占67.2%,其中超Ⅴ类占45.8%,表明大部分河段地表水受到严重污染 汛期:符合Ⅰ、Ⅱ、Ⅲ类水质的占40.4%,污染河流占59.6%,超Ⅴ类占32.6% 非汛期:符合Ⅰ、Ⅱ、Ⅲ类水质的占30.2%,污染河流占69.8%,超Ⅴ类占45.5% 山西主要河流的水质状况 汾河:无Ⅰ类水,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的河长约占河长的15%;Ⅲ类以上水质标准的河长占84.6%,其中严重污染超Ⅴ类水质标准的占71.8%。 浊漳河:符合Ⅰ、Ⅱ、Ⅲ类水质标准的河长约占25.1%,污染河长占74.9%,其中超Ⅴ类河长占66.3%。 滹沱河: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河长约占35.6%,污染河长占64.4%,其中超Ⅴ类河长占26.7%。 沁河:由于年径流量大,水体自净能力强,沿途无大污染源汇入,水质相对较好。 山西主要河流的水质动态 不同年代水质比较 1990年与1982年比较,水质有明显恶化趋势。1990年Ⅳ、Ⅴ和劣Ⅴ类水质的污染河长占73.2%,比1982年增加了10.9% 2000

文档评论(0)

牛X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