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的学习方法》.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振宁的学习方法》.pdf

转载] 杨振宁九十自述 我的学习与经历来源:周必成的日志 必成的引言: 杨振宁不愧是大家 对其晚年个人生活我不做评论,但这篇自述读起来如行云流水,一看就 是出自一个性格温润如玉的人之手 看到20世纪物理学史上的伟人被他一一道来真的是令 人激动 我现在的研究也很多涉及到了杨本人钟爱的领域——统计力学和热力学,虽然远不 及物理学家那么深入,但还是感到很亲切的 文章结合他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总结了十条科研准则,我感觉对于年轻人实在是太有帮助了, 确实是浓缩了自己一生的精华的宝贵经验 而且,这篇文章总结的十条准则不仅适用于科研, 也是很好的life lessons 转载之,希望大家也有所感悟 注:原文发表于《物理》41卷 (2012年) 1期,本文转载于科学网 杨振宁九十自述: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 1933年到1937年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念了四年书,从中一到中四,崇德中学当时有差不多 三百个学生,有一间很小的图书馆,我常去里面翻阅各种杂志和书籍 我第一次接触到二十 世纪的物理学就是在那间图书馆内看到了Jeans的《神秘的宇宙》中 译本(见图1) Jeans 把1905年的狭义相对论、1915年的广义相对论和1925年的量子力学用通俗的语言描述, 使得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图1 神秘的宇宙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我随父母经过了漫长与困苦的旅程,于1938年春到了昆明。那时 流离失所的中学生非常多,所以重庆的教育部准许中学未毕业的学生以同等学力的资格参加 大学入学考试(见图2),我就是这样于那年秋天成为了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联大)第一届 新生 图2 大学入学考试准考证 我没有念过高中物理学,为了参加那次入学考试,借了一本高中物理教科书,闭门自修了几 个星 期,发现原来物理是很适合我研读的学科,所以在联大我就选择了物理系。记得非常 清楚的是,那次我在教科书中读到,圆周运动加速的方向是向心的,而不是沿着 切线方向 的 最初我觉得这与我的直觉感受不同,仔细考虑了一两天以后才了解,原来速度是一个向 量,它不仅有大小而且是有方向的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每个人在每个时刻都有一些直觉,这些直觉多半是正确的,可 是也有一些需要修正,需要加入一些新的观念,变成新的较正确的直觉。我从而了解到:一 方面直觉非常重要,可是另一方面又要能及时吸取新的观念修正自己的直觉 1942年春天,为了准备写一篇当时联大要求的学士毕业论文,我去找吴大猷教授(见图3), 请他做我的导师。四十多年以后,我这样描述吴先生怎样给我出了一个题目[1]: (他)给了我一本 ReviewsofModernPhysics(《现代物理评论》),叫我去研究其中一篇文章, 看看有什么心得。这篇文章讨论的是分子光谱学和群论的关 系。我把这篇文章拿回家给父 亲看。他虽不是念物理的,却很了解群论。他给了我狄克逊(Dickson)所写的一本小书,叫 做 ModernAlgebraicTheories( 《近代代数理论》)。狄克逊是我父亲在芝加哥大学的老师。 这本书写得非常合我的口味。因为它很精简,没 有废话,在二十页之间就把群论中 “表示 理论”非常美妙地完全讲清楚了。我学到了群论的美妙和它在物理中应用的深入,对我后来 的工作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个领 域叫做对称原理。我对对称原理发生兴趣实起源于那年吴 先生的引导。 对称原理是我一生主要的研究领域,占了我研究工作的三分之二 图3 吴大猷先生(1907-2000)和我(1982年摄于纽约石溪) 1942年秋天我考进了清华大学研究院的物理系做博士生 (那时考入联大的本科生都是联大 的学生,可是研究生各自算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个学校的学生,虽然所有 课程学习和考试仍然是在一起进行的 )我的导师是清华大学的王竹溪教授 (见图4),他的 专长是统计力学,是他把我引导进了统计力学的研究领域 今天估计起来我一生的研究工作 有差不多三分之一是在统计力学里面 图4 王竹溪先生(1911—1983)(1980年聂华桐摄) 关于我在联大做研究生的经历,很多年后我作过这样的描述[2]: 1941年到1942年,我是昆明西南联 合大学物理系四年级的学生。这个系比较小,共有约1 0位教员、10位助教、几位研究生和一些本科生。本科生每班不到20人。1941年秋天开学 的时候,一 个新的面孔出现了,那就是黄昆。当时,他已经从北京燕京大学获得了物理学 士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x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