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全区与东西部各分区大气热源的变化规律对比.pdf
第 3O卷第 2期 成 都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V01.3ONo.2
2015年 4月 JOURNALOFCHENGDU UNIVERSITYOFINF0RMATIONTECHN0L0GY Apr.2015
文章编号:1671.1742(2015)02—0181—06
青藏高原全区与东西部各分区大气热源的变化规律对比
李 超 , 李跃清2, 蒋兴文2
(1.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225;2.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72)
摘要 :为了找出青藏高原与东西部各分 区大气热源的变化规律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月平均温度场 、
比湿场 、风场以及位势高度场的再分析格点资料,采用 “倒算法”计算得到高原地区月平均大气热源原始格点资料 ,
对比分析青藏高原全区与东西部各分区大气热源在 1948--2011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证实青藏高原大气
热源的时空分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全区和东西各分区的大气热源均表现出明显的年际
振荡特征。在变化周期方面,青藏高原全区大气热源存在 14年的显著周期,高原东部地区大气热源存在 16年的
显著周期 ,高原西部地区大气热源存在 8年的显著周期。在变化趋势方面,青藏高原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1989年
前,大气热源变化趋势相同,1989年后,大气热源变化趋势相反。在大气热源各个季节的空间分布方面,青藏高原
全区大气热源各个季节热源热汇分布特征不同,春季西部地区出现热源中心,夏季东部地区出现热源中心,秋季东
部地区出现热汇中心,冬季出现西部地区热源中心和东部地区热汇中心共存 ;在变化趋势突变检测方面,青藏高原
全区大气热源在 1989年存在显著的突变,西部地区大气热源 1976年左右存在显著的突变,东部地区大气热源在
1990年左右存在显著的突变。
关 键 词:气象学;气候变化;大气热源;年际振荡;年代际变化;变化周期;空间分布 ;突变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志码 :A
大气热源有明显不同的变化特征。
0 引言 关于高原大气热源的研究已取得一些卓有成效的
成果,由于所选取的原始资料有差别,因此,导致最后
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地形、动力作用、热力作用 , 的结论有一些出入,但很多方面都是一致的。文中将
不仅在高原地区形成了特殊的天气气候系统,而且对 运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分析青藏高原不同分区热源的变
中国、东亚甚至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和气候产生重要影 化规律、突变、周期等几个方面的特征。
响。正是由于高原大气热源作为这种影响机制中很重
要的一部分,因此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特征及 资料选取及处理方法
其变化规律对了解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和东亚气候特征
具有重要意义。早在 20世纪50年代,叶笃正等…1就 使用的原始资料是 1948年 1月至2011年4月的
发现青藏高原冬季是大气的冷源,夏季是大气的热源, 温度场、比湿场、风场、高度场的NCEP月平均再分析
并进而奠定了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基础。赵平等[2]发 资料,水平分辨率为2.5。×2.5。,再利用 倒‘算法’[5—6]
现高原地区大气热源年际变化明显,其中春季和秋季 计算得到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热源资料。利用上述大
高原地区热量源汇的变率最大,并且水平分布很不均 气热源原始资料,计算得到高原全区(28。N~40。N、75。
匀。钟珊珊等 j指出自1979年后,各季节高原热源 E~105。E)和东西部各分区(高原西部28。N~40。N、
变化均表现出1990年前后的气候转变信号。夏季,高 75。E--90。E,高原东部 28。N~40。N、90。E~105。E)大
原热源变率表现为南北反位相型,其他季节为高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文规范与写作.ppt
- 二零二四年度大型音乐节主办方与演出乐队演出合同协议范本3篇.docx VIP
-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2年人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2023年新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新高考)40抛物线及其性质(解析版).pdf VIP
- ISO 27002 2022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信息安全控制.pdf VIP
- 江浙沪皖自驾路线合集(2024.1.7更新)(3).pdf VIP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写字表课文同步正楷练字帖.pdf VIP
- 《肖申克的救赎》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docx VIP
- 《水浒传》章回概括100回本-重点归纳.pdf VIP
- 17中医养生学第十六章因人养生.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