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角度看《红楼梦》中习语翻译的读者关照.docVIP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红楼梦》中习语翻译的读者关照.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红楼梦》中习语翻译的读者关照.doc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红楼梦》中习语翻译的读者关照   内容摘要:《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包含大量的承载着独有文化信息的习语,这些习语也给翻译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接受美学这个视角对《红楼梦》中的习语翻译进行分析,提出了对译文读者认知心理,文化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的关照。   关键词:接受美学 红楼梦 习语翻译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西方当代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一种,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德国诞生。其代表人物为汉斯·罗伯特·尧斯和伊瑟尔。与其他理论不同,接受美学将读者的身份地位放在了一个中心地位,而非被动地位。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对于文本的理解过程是对文学文本的再创造,其功能地位不可忽视。有了读者的参与,一个作品才能称得上是完成的文学作品。   姚斯认为“任何一个读者,在阅读一个文学作品之前,都已具备先在理解结构和先在知识框架,这种先在理解和知识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读者与文学作品进行对话的前提。一个文学作品需要激发读者的接受趋向,唤醒读者以往的阅读记忆,唤起其期待视野(周宁,金元浦,1987)。伊瑟尔(1987:97)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读者参与的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接受过程中。因此读者的地位应该受到关注。   一.接受美学对《红楼梦》习语翻译的启示   习语承载着独特的文化特质。与其他语言成分相比,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更具典型性。习语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同时也是文化交流过程。所以,是否能解决好习语翻译中的负载文化问题是译作成功与否的标准(文晓华,2006:41-46)。《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书中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   二.接受美学框架内《红楼梦》中的习语翻译分析   《红楼梦》的英译本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两个是杨宪益及夫人戴乃迭的译本和戴维霍克斯及约翰敏福德的译本。本文拟就杨译版《红楼梦》和霍译版《红楼梦》中习语文化特色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1.对译文读者认知心理的关照。   《红楼梦》体现了中华名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红楼梦》的翻译,尤其其中承载着独特文化特质、生动活泼的习语翻译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转化,而是文化的交流。不同背景下,读者具有不同的认知心理。对于习语的翻译应该体现出对读者认知心理的关照。   例1 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 (第二十四回)   Y: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H: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这其实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地方习语,因为荣宁二府在金陵,属南方地区,而南方人以食米为主,因此,贾芸才如此说来。最初是宋代庄季裕《鸡肋篇》中先创此语为“巧手莫为无面饼”(针对主食面粉者)。意指即使是聪明能干的人,做事缺少必要条件,也难以办成。在霍克斯的翻译中,他讲“米”和“粥”翻译成了“flour”和“bread”,这两种是国外常见的主食,因此更加容易被西方读者所接受。   例2 情人眼里出西施。(第七十九回)   Y: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H: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西施天生丽质,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的经典传说。而“情人眼里出西施”则指的是比喻由于有感情,觉得对方无一处不美。因为此处“西施”对于国外译文读者来说并不熟悉,因此也无法体会到此习语的内涵,杨和霍将其翻译成英语中的对等习语,使得译文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   2.对译文读者文化心理的关照。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语言方式、历史习俗、审美情趣等也颇为不同。这些差异经常表现在语言文字这一文化的载体之中,同时也表现在文学作品的翻译当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处理好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信息。   例5 女娲补天:原来在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第一回)   Y:When the goddess Nu Wa melted down rocks to repair the sky… (p.5)   H:…when the goddess Nv-wa was repairing the sky,she melted down a great quantity of rock… (p.1)   该句中的习语涉及到中国古代神话,而在杨,霍的译文中却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背景知识,他们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