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精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精要.ppt

第6章 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 消毒灭菌常用术语 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 的方法。 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 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皮肤表面细菌 生长繁殖的方法。 卫生处理(sanitation):将被污染的无机物体表面的微生物减少至安全水平。 第二节 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biosafety)是生物技术安全(safety of biotechnology)的简称。 狭义地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及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广义地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是防扩散和防感染。 ???? 关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我国法令包括对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管理,对实验室的分级管理,实验室感染的控制以及监督和法律责任等。? 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 根据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Ebora Smallpox Anthrax ???第三类是指能够引起人或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微生物。如小鼠白血病病毒等。 ??? 第一类、第二类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级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biosafety containment for laboratories): 指能够避免或控制被操作的有害生物因子危险的实验室。通过规范的实验室设计和精心施工、正确的实验设备的配置、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严格管理、详实的操作规程(SOP) 等措施实现其功能。 ? 具有BSL-1和BSL-2水平的实验室称为基础实验室 ? 具有BSL-3水平的实验室称为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 达到BSL-4水平的实验室称为高度生物防护实验室 BSL-1: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类动物进入 BSL-2:基本要求与条件同BSL-1,但要求配备高压灭菌设备,专用焚烧炉,应急喷淋设备.工作人员着专用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BSL-3:建筑物中的可隔离区或独立建筑物.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之间设缓冲间.有独立负压保护通风系统. BSL-4:远离人口密集区的独立建筑.布局与BSL-3基本相同,但排风装置必须双重过滤. 一、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2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只能同时从事一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应有健全安全保卫制度 。 个人防护装备 三、实验室感染的控制以及监督 实验室感染的历史与现状 ? 有记载的首例实验室感染可能是1826年由听诊器发明者、法国医生Laennec描述,他本人在接触结核病患者的椎骨后,左手食指感染皮肤结核。 ? 有记载的首例实验室感染死亡病例可能是1849年维也纳1名医生,他在解剖1例患产褥败血症的死亡病例时划破手指而发病死亡。 实验室感染的历史与现状 ? 1898年维也纳1名动物饲养员因处理患皮肤鼠疫的豚鼠而发生肺鼠疫死亡,并导致1名医生和1名护士感染而死亡。 ? 此后,世界各地先后报道多次实验室感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至少有159种,感染例数达6 000例以上。 实验室感染的历史与现状 病毒所致的实验室感染屡见不鲜: ? 从1983年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至1995年,至少有39人在实验室感染了H IV。 ? 最近,美国187名从事猿猴泡沫病毒研究的人员中发现10例感染者。 实验室感染的历史与现状 ? 2002年美国发生2例西尼罗病毒实验室感染。 ? 2004年4月,我国台湾中部1名学生因感染保存于实验室的登革病毒而发病。 ? 2003年7月全球控制 SARS流行后至今,在新加坡、我国台湾和北京先后发生实验室SARS冠状病毒感染。 实验室感染的历史与现状 实验室感染可间接传播至社区人群: ? 1992年,荷兰从1名儿童体内分离出1株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该儿童的父亲在工作中曾意外接触过大量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 ? 2002年11月至2003年3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