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2.doc
特弘集团官板乌素煤矿
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2011年元月
会 审 栏
参加会审人员签字:
通修区:
技术科:
安全科:
调度室:
机电矿长: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总工程师:
矿 长:
第一章 矿井地质条件及自然因素
一、矿井地质条件
1 地层、煤层与煤质
1.1含煤地层及主要煤层赋存情况
1.1.1本溪组(C2b):中、上部为灰白色砂岩和黑灰色泥岩,夹有一至二层含泥质灰岩,在井田东南角夹有极不稳定的薄煤层。底部为灰色—灰白色厚层状铝土质泥岩和一层鸡窝状褐铁矿层。其下与奥陶系白云质灰岩呈假整合接触。
本组地层厚度19.32~34.51m,平均26.92m。
1.1.2太原组(C2t):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上部以深灰色泥岩、中细砂岩和灰白色粗砂岩为主,含6上-1、6上-2和6-1煤层。6上-1煤层不稳定,局部可采;6上-2煤层不稳定,不可采;6-1煤层为6号煤上分层,厚度稳定,全区可采。在井田北部,6-1与6号煤之间发育一巨厚粗砂岩层,其平均厚度在10m左右。
中部为6号煤层段。6号煤层厚度为12.17~17.78m,平均14.95m,全区可采。在井田北部,6号煤底板发育有一层4m左右的灰白色中—粗砂岩(K2)。
下部以深灰色、黑色泥岩为主, 夹透镜状中细砂岩及9上、9和10号煤层。9上、9号煤层分布较广,但仅J2、唐427、东117号孔可采,极不稳定;10号煤层极不稳定,不可采。
底部为一层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K1),富含铁质,坚硬致密,平均厚度6.47m,是太原组与本溪组分界砂岩。与本溪组整合接触。
太原组厚65.30~96.00m,平均79.26m。
1.1.3山西组(P1s):上部为灰黑色、浅灰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砂岩,在该组中部发育有3号煤层,大部可采,为富灰—高灰煤,不稳定。靠近底部夹有5号煤层,极不稳定。底部为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K3),局部含砾,层位稳定,全区发育,平均厚度8.03m,局部有冲刷现象。为山西组与太原组的分界标志层。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山西组厚度25.40~72.29m,平均57.11m。
1.1.4下石盒子组(P1x):唐公塔东沟中有部分出露。本组上部为绛紫色、杂色泥岩、砂质泥岩和薄层状灰绿色细砂岩以及中厚层状中粗砂岩。下部为灰白色、黄褐色厚层状中粗砂岩,夹紫、杂色砂质泥岩和泥岩。底部为黄绿色、白黄色厚层状含砾粗砂岩。该层作为与山西组分界标志,与山西组呈整合接触。
本组全层厚63.87~98.00m,平均82.92m;区内残存厚度6.14~98.00m,平均60.35m。
1.1.5上石盒子组(P1x):官板乌素沟有部分出露。区内J1、东93、东94号孔内见到,其残存最大厚度75.68m。主要由暗紫~紫红色砂质泥岩、泥岩和灰绿色~黄绿色中粗粒砂岩组成。底部为灰绿、黄绿色含砾粗砂岩,与下石盒子组整合接触,上覆新生界。
l.2煤层
本井田自上而下可采煤层有3层,即3、6-1、6号煤层,9号煤层在本井田不可采。
1.2.1 3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部,钻孔见煤点厚度为0~3.60m,平均2.33m。可采区段厚度平均2.88m,含夹矸平均2层,夹矸厚度平均0.54m。煤层中部夹一较厚矸石层,使3号煤层测井曲线呈“M”形。矸石岩性为泥岩或砂质泥岩,顶、底板岩性主要为泥岩和砂质泥岩。该煤层在井田中部,北部发育较稳定且可采。只是灰分含量高,变化大,灰分含量平均35.34%。为富灰~高灰分煤。
3号煤层整体为不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
1.2.2 6-1煤层:位于太原组上部,为6号煤层之上分层。在东103号孔到唐950号钻孔一线向南西向与6号煤合并,煤层间距小于0.80m;向北东向分岔,煤层间距平均14.17m,最大达32.17m。中夹条带状粗砂岩体。该煤层钻孔见煤厚度2.20~8.27m,平均4.82m,煤层变化系数36.13%,标准差1.61m,全区可采,可采厚度平均4.02m,含矸一般3层。灰分含量平均28.87%,硫分含量平均0.88%,为富灰、特低硫煤。顶底板岩性泥岩、炭质泥岩占90%左右。
6-1煤层为较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
1.2.3 6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煤层底板海拔标高898.05(东93孔)~1043.02m(唐427孔),一般在980~1020m之间,煤层埋深132.05~283.72m,平均201.00m。煤层全区可采,厚度巨大,层位稳定;钻孔见煤厚度12.17~17.78m,平均14.95m;煤层变化系数13.44%,标准差2.00m。可采段厚度11.65~17.64m,平均14.76m。含矸4~12层,平均9层,夹矸总厚度平均2.01m。灰分含量平均25.29%;硫分含量平均0.91%,为中灰~富灰、特低硫煤。
夹矸岩性主要为泥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