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详解.doc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详解.doc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 2、中心议题:成立新中国的议题 3、内容: (1)大会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通过了《》。 (3)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 (4)会议决定改为,为新中国首都。 (5)以为国旗,以《》为代国歌,采用纪年,决定建立。 2、新中国的成立() (1)成立标志——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周恩来——政务院总理(注意,不是国务院)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朱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2)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A、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结束“两半”社会),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的发展方向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 (2)谈判的代表: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 (3)协议《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4)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第二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巩固新中国政权的措施: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 1、抗美援朝战争() (1)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开始:年10月,司令员:彭德怀。 (3)结束:19537月,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主要英雄人物及事迹:邱少云——严守纪律,不暴露目标;黄继光——用胸口堵机枪 ()抗美援朝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 精神 2、土地改革运动() (1)目的: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内容: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意义: 第三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 1、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 (2)时间:1953——1957年 (3)重要任务: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年项目为中心,以694年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取得的成就:①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②重工业从无到有;③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制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 (2)内容: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3)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 (4)意义:从根本上区别于中国过去反动阶级制定的宪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的宪法,真正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利益,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3、三大改造(1953——1956) (1)内容: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意义:使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了绝对优势,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四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两大失误) 1、“大跃进”运动 (1)原因: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 (2)表现:农业中的浮夸风和工业中的全民大办钢铁 (3)影响:积极:在“大跃进”运动期间,我国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建成了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消极: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大批农村劳动力投入大炼钢铁运动,造成一些地区农田荒废,生产衰退,国家遭到重大损失;片面强调发展钢铁工业,使轻工业减产,市场供应十分困难,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2、人民公社化运动(性质:政社合一) 影响:它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五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1)“铁人”王进喜——带领石油工人,打出大庆油田的第一口井; (2)“两弹元勋”邓稼先——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炸成功 (3)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为改变兰考落后面貌献出生命,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4)雷锋——助人为乐的楷模;毛泽东曾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上述人物的共同点:都处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都具有乐于奉献精神。 第六课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1966——1976) (1)原因:毛泽东对当时的形势做了错误判断 (2)冤案:刘少奇含冤去世(1969年),为共和国历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