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与行距配置对耐密型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pdfVIP

密度与行距配置对耐密型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密度与行距配置对耐密型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pdf

玉 米 科 学 2013 ,21(4) :101~106,111 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 文章编号 : 1005-0906(2013)04-0101-06 密度与行距配置对耐密型春玉米 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杜天庆,郝建平,马磊磊,郝科栋, 范龙秋,邢江会,李 明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摘 要 : 采用 3 因素裂区设计, 对 3 个耐密型品种在 3 个种植密度和 3 种行距配置方式下的农艺性状及产量 的数量差异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密度对 3 个品种的株高、穗位高、茎粗、群体最大叶面积指数(LAI)、穗数、穗粒 数和百粒重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行距配置对产量构成 3 因素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多个作用大小不一的农艺性 状间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决定玉米产量。 强盛 51 与大丰 26 分别在密度为 82 500 株 /hm2 和“66.6+33.3” cm 宽窄行 配置模式下产量最高,大丰 26 在密度为 82 500 株 /hm2 采用“50+50” cm 等行距种植产量可达 15 000 kg/hm2 以上,确 定这 3 个组合为玉米超高产的最佳配置。 关键词 : 玉米;品种;密度;行距配置;农艺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3.047 文献标识码 : A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of Density-tolerant Spring Maize Cultivars in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and Row Spacing DU Tian-qing, HAO Jian-ping, MA Lei-lei, HAO Ke-dong, FAN Long-qiu, XING Jiang-hui, LI Ming (College of Agriculture,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 030801, China) Abstract: The plot experiment with three factors split was conducted with three maize varieties, three kinds of planting densities and row spacing. The difference of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under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 tion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nt height, height of ear position, stem diameter, maximum leaf area in- dex we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planting density, and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maize yield had significant differ- ence at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y and mode, interaction among agronomic traits influenced the maize yield. The yield of Qiangsheng51 and Dafeng26 both

文档评论(0)

wudixiao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