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这样玩哲学
这样 “玩”哲学
引言 每天都会出现的奇遇
这是一本休闲书,试图用轻描淡写的手法点出生命的意义。
与帕斯卡尔(Pascal)所持的观点相反 ,书中强调 ,重要的问题
不一定与无聊琐事无关。微不足道的小事有时可以发人深思 ,滑
稽可笑的事也会变得严肃庄重 ,深度总是源于肤浅的表面。当然,
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见得一出现就富含哲理。
然而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有些平淡无奇的事情,还
有一些日常行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完成的工作 ,都可能演变成
令人吃惊的事态 ,并且从中能透析出哲理的起点 !要是我们肯承
认哲理并非是一种纯理论 ,如果我们认识到哲理都是从看待生活
的独特态度,从哲学家们的感情、感知、印象、能力、观念中所
出现的奇遇等各方面汲取养分的,那么我们也就可以对生活经验
臆想一番,结果就会发现这样做能产生许多激动人心的场面。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一些小小的体验,让你通过某件要
做的事、某句要说的话、某种要设想的场面 ,使你有惊讶的发现 ,
也使你体会到问题的困惑;同时,在杜撰一些启发性的小事、一
些细微的冲动时,使你于玩耍中贴近事物的本质。
本书各篇所描述的体验都可以在现实中加以演练。你也可以
把这些体验进行比较、修改 ,甚至创造出另外的体验。但你必须
真实地进行操练 ,认真进行切身感受 ,直至这些试验所产生的效
果最后脱颖而出。自从有了哲学家以来,这些现象就一直存在着 :
只要变化距离、变化角度看问题 ,就可能导致观点的改变。即使
最初这种变化的范围有限,但却能使人用不同的观点来看待事
物。
这种消遣书之所以还有市场,是因为它有意地提出了这么多
离奇古怪的体验 ,必要时这些体验还有点儿荒诞 ,但是每一次体
验,都动摇了我们认为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例如我们的身份、外
部世界的稳定性,甚至于一些词的意义。每一种体验过程不同 ,
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这再好不过了 ,只要你去实践就算成功了。
当然这些体验是基于某些假设和信念的。特别是把书中的
“我”当做另一个人物,把世界看做是一种幻觉 ,把时间作为一
种圈套 ,把语言作为难以言喻之物的脆弱面纱 ,把礼貌作为暴行
的缓兵之计,把乐趣当做是一种道德 ,把爱作为人生追求的惟一
境界。
谁也不必对这些观点加以认同。只要每位男士,当然也包括
每位女士受到启发就够了。我几乎不大相信哲学仅仅是某些人的
专利,即使以往的情形是这样,我仍然持此态度。
总之,这种消遣的哲学意图可以包含在一场简短的对话中:
“你究竟想达到什么目的?”
“你会达到的!”
第一部分
第1节 大声呼喊自己的名字
时间:约20分钟
设备:某一寂静的场所
作用:从自我中超脱
请席地坐在一间悄无声息的房间里,心无旁骛地静静坐上片
刻。在细心倾听你周围极其轻微的声音时 ,你就应该想到宁静即
将被打破,对闯进来的每一句话你都要做好思想准备。
这时候你就大声呼喊自己的名字。发音要清晰 ,并反复呼喊 ,
就这样坚持下去 ,好像你在极远处呼唤一个对你的叫喊一直充耳
不闻的人。你要设想你正在呼唤一个认识你但没有看到你的人 ,
他在一片田野的对面 ,或在小船荡漾的河对岸 ,甚或在遥遥相望
的另一空房子内。
最初,在头15~20次内,你会感觉你只不过在自言自语。你
在呼唤某个不存在的、你无法接近的人 ,你呼喊的样子有点儿荒
唐可笑。你拉长元音 ,用不同声调发出音节也是白搭 ,无论如何
你也不会相信自己会做这种徒劳的事。继续喊下去 ,反正房门是
紧闭的。
久而久之,你开始感觉到在被人呼唤,最初声音含糊不清,
几乎不容易听到 ,而且还游移不定 ,没有把握。这时候你要坐下
来 ,注意倾听和体会这种内心与体外之间不稳定的平衡。坚持下
去 ,重复喊下去 ,再机械地、反复地叫自己的名字数十次。这是
你的声音 ,也是另一个人的声音 ,他就在那边 ,你刚刚才看到的。
你的声音并未一分为二,当然你自己也没有分身。但是你感
觉到你具有了双重性 ,内心在一定程度上被分裂了。确实是你在
呼叫,可你不知道那是谁。也确实是你在被人呼唤 ,但你不知道
声音来自何方。或者更确切地说 ,如果你心里明白在两种情形下
都是 “你”,你会设想那只不过是同一个人。不错 ,你确实知道
这一点 ,对此大家都没有异议。但是错了 ,这根本不是你目前的
切身体会 ,虽然你清楚 “你”与 “你”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