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漏泄禁中语”源流考.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漏泄禁中语”源流考.pdf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总第80期) 唐代 “漏泄禁中语”源流考 陈 玺(西北政法大学) 自两汉以降,因漏泄秘事而遭弃市免官,或贬黜远流者不可胜计。历代王朝涉嫌漏泄者 或为宗室贵胄,或为近侍重臣,因职务和身份之便闻知朝廷禁密,且擅 自宣泄于外,此即 “漏 泄禁省语”。至隋唐时期,“漏泄禁中语”行为之司法认定与量刑裁酌发生实质变迁,并对后 世立法产生深刻影响。“漏泄禁中语”虽为汉唐法制史中经常见诸史载的罪名,然学界于此 之专门研究可谓稀见D[1]本文经由纵向比较与统计分析之研究途径,以唐代律典和判例为 基点,“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从罪名演进角度诠释 “禁中语”之具体 内涵;从司法认定角度 解析 “漏泄禁密”之表现形式;从法律适用角度考察泄密犯罪之相关罚则,以期全面认知古 代惩治泄密犯罪立法之演进轨迹与运行状态。 一 、 唐代 “漏泄禁中语”之历史渊源 唐代 “禁中语”源 自两汉 “省中语”,汉 “省中”原称 “禁中”,汉蔡邕言天子所居 日禁中, “禁中者,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日禁中。”[2]汉成帝时,因避孝元皇后父王禁名讳, 以 “省中”代 “禁中”,乃汉世外戚避讳所致,[3]此后遂为故事。据 《汉旧仪》:“省中,禁 中 也,成帝外家王禁贵重,朝中为讳禁,故 日省。”[4]唐人颜师古进而指出:“省,察也 ,言人此 中皆当察视,不可妄也。”(5]此处不仅言明 “禁”、“省”均指帝王所居宫禁,更有森严慎密之 特殊内涵。宋人沿袭颜说,程大昌考订汉长安城规模,即将 “省中”与 “禁中”并列于 “公车司 马门”条项下:“自司马门内则为禁中,……禁者,有所禁止也 ,省者,察也。”[6]元胡三省又 云 “天子所居日禁中,亦日省中;省门,即禁门也。”[7]由此可知,“禁中语”与 “省中语”具有 同一内涵,均指代宫廷禁密事宜。内侍近臣因出入禁中,奏对论事所知悉朝廷之重大决策意 向,在尚未正式公布之前,均应视为禁密信息,不容擅 自宣泄于外。 汉代将泄漏宫闱秘事者称为 “漏泄省中语”,并以此为大罪,[8]宗室公卿因漏泄密事而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唐代刑事诉讼惯例研究”(项 目号IOCFXO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 参阅日本学者布 目潮涠:《唐职制律 r漏泄大事 条J6: 一机密漏泄罪 系谱》,收入 《泷川政次郎博 士米寿记念论集 ·律令制 诸问题》,东京 ,汲古书院 l984年版,第 691—719页。 [2] (汉)蔡邕:《独断》卷上,商务印书馆 (丛书集成初编本)1939年版,第3页。 【3] 陈垣:《史讳举例》,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7年版,第2l页。 【4] (汉)卫宏撰,孙星衍校:《汉旧仪》卷上,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1939年版,第2页。 (5] (汉)班固:《汉书》卷七 《昭帝纪》,(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 1964年版,第218页。 【6] (宋)程大昌:《雍录》卷二 《汉长安城图 ·公车司马门》,黄永年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9、30页。 (7]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六十一 “献帝兴平二年闰四月”胡三省注,中华书局 1956年版 ,第 1962页。 【8]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二 “漏泄禁中语”,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1页。日本学者布目潮涠认 为汉代 “漏泄省中语 “是后世机密漏泄罪之起源,见氏著 《唐职制律 r漏泄大事 条J汇10r一机密漏泄罪 系谱》, 收入 《泷川政次郎博士米寿记念论集 ·律令制 诸问题》,东京,汲古书院1984年版 ,第695页。 107 中国传统法律文明的现代观察 亡身破家者比比皆是。如汉元帝建昭二年,“淮阳王舅张博、魏郡太守京房坐窥道诸侯王以 邪意,漏泄省中语,博要斩 ,房弃市。”(9]后汉顺帝永建二年,中常侍高梵、张防、将作大匠翟 醣、尚书令高堂芝、仆射张敦、尚书尹就、郎姜述、杨凤等,及兖州刺史鲍就、使匈奴中郎将张 国、金城太守张笃、敦煌太守张朗 “相与交通 ,漏泄,就、述弃市,梵、防、醣、芝、敦、凤、就、国 皆抵罪。”[10]汉

文档评论(0)

wudixiao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