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2006年中华医学会)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丛书
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抑抑郁郁障障碍碍防防治治指指南南
主编单位 中华医学会
前言
前前言言
由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和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
会牵头,编写《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现已完成的是:精神分裂症、
抑郁障碍、双相障碍、老年期痴呆和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它们是《中国精神卫生工
作规划,(2002~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规定的重点疾病。
精神分裂症及双相障碍(旧称躁狂抑郁症),无疑是目前我国精神科服务的重点,而且在今
后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国专科服务的重点病种。抑郁障碍,则包括一组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
的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患病率相当高,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以上三类精神疾病,均被
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造成主要劳动力年龄段(15~45岁)的十大主要致病病种。随着人口的老龄化,
老年期痴呆将为今后一段时期中,致残率增长最快的精神障碍。ADHD(旧称多动症),则为儿童
最常见的精神障碍。
本《指南》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导建议,国际精神药物治疗规程委员会
(IPAP)以及美国哈佛医学院的专家也多次提出咨询建议。在格式方面则参照卫生部和高血压联
盟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
本《指南》的指导思想之一是: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和ADHD的发生和发展,
都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的防治必须采取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措施。
合适的精神药物治疗对上述疾病有肯定的效果,但是不能忽视也不能偏废心理社会干预。老年
期痴呆虽以生物学因素为主,但在干预方面,社会心理干预仍占重要地位。
本《指南》的另一指导思想是上述各类精神障碍,都呈慢性或慢性发作性过程,因而需要
全病程防治。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采用以人为本的不同措施。在《指南》的编写中,还考虑到
我国的国情和现实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与我国情况相应的卫生经济学原则。
《指南》的读者主要是在第一线服务的精神卫生工作者,包括专科医师、通科医师、综合
医院心理科医师、临床社工师以及精神卫生管理人员。
本《指南》的起草委员会,包括来自全国各省市的50余名精神科临床及精神卫生预防管理
的专家。老年期痴呆部分,还邀请神经科和老年科专家,参与编写和审稿。
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的试行本,,于2003年9月推出。承全国同道在
试行中,提出不少宝贵意见和建议,成为本《指南》修改和定稿的重要参考依据。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竭诚期望大家在本《指南》的实施中,继续批评指正,使《指南》日臻
完善。
张明园 舒 良 2006年9月
1 抑郁障碍的概念
11 抑抑郁郁障障碍碍的的概概念念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
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临床表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
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病例有
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抑郁障碍主要包括:抑郁症、恶劣心境、心因性抑郁症、脑或躯体疾病患者伴发抑郁、精
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伴发抑郁、精神病后抑郁等。
抑郁症至少有l0%的患者可出现躁狂发作,此时应诊断为双相障碍。
2 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
22 抑抑郁郁障障碍碍的的流流行行病病学学及及防防治治现现状状
2.1 国际抑郁障碍流行病学
22..11 国国际际抑抑郁郁障障碍碍流流行行病病学学
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已有大量报道,由于抑郁症诊断概念及分类上的意见分歧,特别
是早期的研究未将单相抑郁症和双相障碍分开,故所报道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数字相差甚远。1984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在流行病学责任区(epidemiologic catchment area,ECA)进行的调
查,发现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4.9%;恶劣心境为3.3%(Regier,1988)。至1994年的另一项
调查,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l7.1%,恶劣心境为6%,其中男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