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微生物的生态课件.ppt
第 八 章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前言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 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研究内容:微生物群体——微生物区系(microflora)或正常菌群(normal flora)对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生态学研究范围:生物圈(biosphere)、生态系统(ecosystem)、群落(community)、种群(population)。 研究意义: 理论:地球进化和生物进化原因 实践:开发菌种资源、防治有害微生物、新的微生物农药、菌肥、医药、混菌发酵、生态农业,促进探矿、冶金、环保、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开发生物能等 几个概念 生物圈: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相结合、相作用、相调控而成的动态系统。 群落:同一环境中两个以上种群由于生活繁殖上的连锁而构成相依赖、相制约的生物集团。 种群: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同种个体组成的能繁殖集团。与同种别地的种群有隔离、有界限。 微生物生态学 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各种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分布; 微生物和其它生物的关系; 微生物与物质循环。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菌种资源的开发 第二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 第四节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第一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菌种资源的开发 微生物的特点: 个体微小,代谢营养类型多样,适应能力强 一、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二)水体中的微生物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 (四)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 (五)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自学) (六)生物体内外的正常菌群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土壤中的环境条件:营养、水分、空气、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条件都适于微生物的生活,是微生物的大本营、也是人类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按种类递减 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藻类——原生动物 ~108 ~107 ~106 ~105 ~104 ~103个/g 耕作土壤中,细菌湿重约90 ~225kg;以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计算,则所含细菌干重约为土壤有机质的1%左右。 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物质转化,因此,土壤微生物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 若按生物量计算则各种微生物的生物量基本相当。 土壤中的微生物分布特点 1.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主要受到营养物、含水量、氧、温度、pH等因子的影响,并随土壤类型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 2.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受季节影响; 3.微生物的数量也与土层的深度有关,一般土壤表层微生物最多,随着土层的加深,微生物的数量逐步减少。 4.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最多,其次为放线菌和霉菌。 (二)水体中的微生物 (1)数量和种类与接触的土壤有密切关系; (2)垂直分带分布 (3)多是吸附在悬浮在水中的有机物上及水底; (4)多能运动,有些具有很异常的形态(例如柄细菌); (5)靠近城市或城市下游水中的微生物多,并且有很多对健康不利的细菌,因此不宜作为饮用水源; (6)水体自身存在自我净化作用: 1、海水 (1)嗜盐,真正的海洋细菌在缺少氯化钠的情况下是不能生长的。 (2)低温生长,除了在热带海水表面外,在其它海水中发现的细菌多为嗜冷菌。 (3)大多数海洋细菌为G—细菌,并具有运动能力。 (4)耐高压(特别是生活在深海的细菌)。 (5)更明显的垂直分 层分布(透光区、 无光区、深海区、 超深渊海区) 2、清水 洁净湖泊和水库,微生物数量少(10~103/ml),以化能自养型和光能自养型微生物为主,部分腐生细菌,如色杆菌、无色杆菌和微球菌等;霉菌中如水霉、绵霉等的一些种;以及单细胞和丝状的藻类和一些原生动物常在水面生长,数量较少。以上微生物种类可以认为是水中的“土著”菌群。 根据微生物对水生环境中的营养要求,将其分为三类:贫营养细菌(1~15mgC/L)、兼性贫营养细菌(指一些在富营养培养基中经反复培养后也能适应并生长的贫营养细菌)、富营养细菌(10gC/L) 贫营养指数(O.I):某水样中贫营养细菌占总菌数的百分比 3、腐败型水生微生物 类型:流经城市的河水、港口附近的海水、滞留的池水、阴沟水 环境情况:流入了大量的人畜排泄物、生活污物和工业废水等,有机物含量大增 微生物数量和类群: 数量:大量外来的腐生细菌,使腐败型水生微生物尤其是细菌和原生动物大量繁殖,每毫升污水的微生物含量达到107~108个。 类群: 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如Proteus、E. coli、Enterobacter aerogene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