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權力平衡、集體安全和世界政府 外交系系主任李? 明教授 * 一. 權力平衡的意義: 「權力平衡」又稱「均勢」,是國際關係學裡最古老的概念,早在現代期之前,就有許多運用的經驗。包含政治的、外交的、以及軍事的行為,例證可謂不勝枚舉。關於權力平衡,有時備受推崇,有時深受鄙夷。大體而言,權力平衡在十八、十九兩世紀最為得寵、在二次大戰之後的相當時候,依舊還是國際關係領域的「致勝法則」。 克勞德(Inis L. Claude, Jr.)所謂的「權力」,主要是指軍事力量,也就是直接或間接構成強制、殺戮以及毀滅能力的各種成分。「權力」由世界各國所普遍擁有,但各國的權力「大小不同」,甚至是「差別極大」。「權力」可以有許多的成分,包括「國家追求本身利益及影響其他國家行為的許多方法和手段」(這些內容在Hans J. Morgenthau書中有精采的討論),克勞德也知道這一點。克勞德之所以用較狹義的定義,主要是認為從事暴力行為的能力,是其名著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探討的核心議題。而這種能力「也是最迫切需要有效管制的一種力量」。 因此,克勞德發現,管制權力的問題,可以視作一種控制作戰能力的問題。克勞德認為,權力的問題是永遠存在的,從現實的角度看,它不是一種「可以消滅的問題」,而是一種「只可以管制的問題」。人類互相殘殺的力量是與生俱來,無法加以消滅的。霍布斯發現戰爭的不可遏止,他說這是人類「可悲的平等現象」。克勞德因此下了結語:「人類團體將永遠擁有互相傷害的能力,而且這種能力也不可能終究予以剝奪,因此爭鬥只會持續」。「人類只要有腦袋及四肢,便能想出致人於死的戰爭工具,不論是棍棒或氫彈」。「如何管制權力」才是真正問題之所在。 國際關係理論,依照克勞德的看法,有三種基本的概念可以看成是與權力的管制問題有關: 1.權力平衡。 2.集體安全。 3.世界政府。 權力平衡的不同含義有數端,茲分述如下: ? ?1. 一種情勢: 有時指的是一種均衡(equilibrium)的情勢。這種定義,完全屬 於描寫性質,旨在說明國與國之間權力的分配,是成多少或完全均 等的狀態。但權力平衡第二種用法,是指「相互競爭中的各國彼此 力量實際上並不平衡的情勢」,也就是一種「不均衡」,--一種 「對自己有利」的不均衡。 2.一種政策: 在這個定義裡,主要國家的心理前提是,「未經平衡的權力皆有危 險」。因為強國難保沒又控制、壓迫甚至征服弱國的野心,為防範國際間弱肉強食的現象,以權力對抗權力便成為正常的思考。認為為確保各國的利益、安定及生存,彼此的權力大小必須相互抵銷。但權力平衡有時既然是描寫不均衡的情勢,自然也可能用來指追求這種情勢的政策,及「維持一種對本國有利的政策」。 3.一種制度: 為一種各國公認的應保障的或追求的制度,在這種制度裡,相關的國際法、國際組織、國際規範傾向於支持或保障這樣的情勢繼續。各國藉著參與國際事務、以外交的方式(彷彿是合縱連橫的概念)加以維持,Morgenthau 甚至於把權力平衡稱為「外交政策的普遍原則」。 二、追求權力平衡的方法 : ? ? 根據Morgenthau 所言,關於權力平衡(均勢)的方法: ? ? 1. 分而治之:分化敵國並使之繼續分裂以削弱它們、並使它們繼續衰弱的國家,都是在使用此一策略。如法國對德國、前蘇聯對歐洲其他國家的政策皆然。 ? ? 2.補償政策:十八、十九世紀領土性質的補償是普遍常用的方法,目的在維持權力平衡。否則,某個國家獲得領土,而這個領土又夠大的話,當時的權力平衡態勢就會被打亂。1713年烏特勒支條約(Treaty of Utrecht)結束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首次明白地承認了利用土地補償以維持權力均衡的原則。它規定由哈布斯堡王室(The Habsburgs)和波旁王室(The Bourbons)分領西班牙在歐洲領土和海外殖民地以「保持歐洲的平衡」。 1772、1793、1795年波蘭三次的被瓜分也是補償原則的再實現。因為倘若俄、普、奧三國的任何一個獲得波蘭的全部領土而排除其他兩國,那將破壞了權力平衡的局面,所以三國同意瓜分波蘭,使瓜分後它們中間的權力分配和瓜分前的權力分配,幾乎一樣。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又將補償政策精緻化,會議在1815年任命了一個「統計委員會」,負責估量每塊土地的價值,依據的標準是人口的多寡、素質、以及類型。十九世紀後期和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