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调控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弗里德曼认为,V在长期内是一个不变的数量,而在短期内可以作轻微的波动。因而,不仅货币需求函数具有内在的稳定性,而且货币供应量M成为名义收入Y的决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弗里德曼论述了适应性预期下货币的作用和货币政策的相对重要性。   适应性预期是指经济主体根据自己过去的预期失误来调整其对未来的预期。在适应性预期下,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效应可以下图中的菲利普斯曲线加以说明。 六、货币主义的短期有效理论 ? 图示13-6 货币主义的货币扩张效用 ? ? 在凯恩斯主义看来,财政政策是政府进行需求管理的重要手段,货币政策只能唱“配角”。 货币主义却认为,扩张的财政政策最终还得通过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来实现,因为纯粹的财政政策往往以非生产性的财政支出“挤出”生产性的私人投资而降低经济效率。由此不难推导出“货币政策最为重要”的结论。 总的来看,货币主义一方面完全肯定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则认为货币作用的短期内的有效与长期内的无效是并存的。对于货币政策来说,避免因货币供应变动引发经济的短期性波动是尤为重要的。 图示13-7 理性预期下的货币扩张 七、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无效理论 ? 由于理性预期比货币主义的适应性预期要精确得多,因此货币政策不仅在长期内是中性的,而且在短期内呈非中性的机率也大大小于适应性预期下的短期效应。 如此,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货币政策在总体上是无效的。 ?   在货币扩张和通货膨胀全然未被预期时,产出会增加;全部被预期时,产出不变。而在部分被预期时,产出虽然也会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肯定没有货币扩张全然未被预期时那么大。由于理性预期的存在,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在短期内是非中性的,在长期内则呈中性。   20世纪80年代,为了应对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的挑战,一批被帕金(M.Parkin)称为新凯恩斯主义者的中青年学者力图通过构造凯恩斯主义的微观基础,以复活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信条。   新凯恩斯主义从工资和价格粘性、企业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以及理性预期这三大假设前提出发,认为市场不能出清,宏观经济处于非瓦尔拉斯均衡状态,货币等名义变量的变动会导致实际产出和就业等实际变量的波动。 八、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有效理论 ?  (1)在单期合同条件下,货币政策并不影响产出,但能影响价格总水平  (2)在交错合同条件下,完全预期到的货币供应量变动仍能影响合同未到期的那部分工人的实际工资,进而影响实际产出  (3)在指数化合同条件下,货币政策在单期合同指数化情况下是中性的。但在交错合同指数化情况下,由于名义工资刚性和未到期合同的存在,货币政策仍能影响实际产出   费希尔(S. Fischer) 利用三种不同类型的劳动合同说明了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和就业的影响。 ? 至下节 第五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的实践 二、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的实践 ? 至下节 ? 回本章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的实践 ?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货币制度与货币政策服从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需要;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的信贷计划和货币发行计划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贯彻始终的是指标管理。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货币政策还要服从于国家财政计划的需要。 ?  (3)一切货币资金需求都是为了保证国家计划的执行。   (4)货币政策要服从于国家财政计划的需要。  (1)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有信贷计划的指标管理,不存在市场经济中的货币政策工具。 (2)货币的概念只局限于现金,因此,当时所谓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仅限于现金投入和回笼的政策。  这一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二、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的实践 ?   中国20多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涉及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与金融体制改革相适应,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和传导机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一期间,在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  1.1979年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政策   2.1985年实行“紧缩银根”的政策  3.1986年实行“稳中求松”和1987年实行“紧中有活”的货币政策  4.1988年严重的通货膨胀与治理整顿的实施,实行“严格紧缩”的货币政策。  5.1994-1996年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6.1997-2006年开始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