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之秘在于量——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十二》.doc

《中医之秘在于量——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十二》.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之秘在于量——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十二》.doc

中医之秘在于量——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十二 摘 要:针对中药之秘在于量,进一步探讨了李可用药规律。李可关于红参用量:补元用平剂,急救暴脱用大剂;红参剂型:捣末同煎,另炖,粉吞,块吞。肉桂用量:温肾阳、助气化、反佐用平剂;引火归原、降奔豚、止泄泻、护胃阳用小剂;肉桂剂型:平剂煎服,小剂粉冲、米丸吞服。山萸肉用量:小剂 10克,平剂 30克,中剂 60~90克,大剂 100~120克。吴茱萸用量:10克以下无效,15克显效,30克攻无不克,50克治大症。生半夏用量:小剂 10克,平剂 30克,中剂 45克,大剂 60克。 关键词:中药 红参 肉桂 山萸肉 吴茱萸 半夏 李可 医案   ?人参为中药四帅之一。李可创制的破格救心汤,高丽参用至30克。他在全书 246则医案中,用红参多达 121 案,创下了人参之“最 ”。现根据其医案,整理出以下内容: 1 红参 ?李可关于红参用量:补元用平剂 10 克,急救暴脱用大剂 30 克(372页);红参剂型:捣末同煎,另炖,粉吞,块吞。 1.1 红参捣末同煎  红参捣末同煎用大剂,常用于血证暴脱,可立挽危亡。如暴崩欲脱案 (123页)、暴崩脱症案(124页)、久痢成痨案(305页)。 1.2 红参另炖  红参“另炖 ”法,即隔水炖也,缘于单煎红参易糊锅,不可不知。主要用于以下情况:红参平剂:用于补元,红参为10克,偶见 15克。这是红参最常见的用法,如顽麻怪症案(42页)、尿毒症案(164页)。红参救脱:救脱用大剂,如胃溃疡大出血案(15 页 )、妊娠恶阻案 (107 页 )。破格救心 :高丽参 30克 ,如破格救心汤治肺心病心衰(7 页)。奔豚厥脱:红参 30克,如奔豚汤治伏寒奇症案(379页)。 1.3 红参粉吞  主要用于特定的配伍,组成散剂。 参蛤散:肾不纳气之喘,红参 10克(重则高丽参20克),蛤蚧尾 1对,研粉吞服,立解其危(14、29页)。参麝散:小儿慢惊风,以高丽参粉 5克,麝香013克,以救呼吸衰竭(74页)。参灵散:李氏治数百例胃肠溃疡,红参、灵脂各 10 克等分,为散吞服,可当日止痛,半月痊愈(178页)。 1.4 红参块吞   所谓红参“块吞 ”,即打小块吞服,其“小块 ”,亦称“粗末 ”,类似于粗玉米面。主要用于:大气下陷:李可认为,用补中升陷法治大气下陷证,红参不入煎剂者,缘于汤药速效,虚馁之人下咽反觉胀闷,打小块吞服,入胃缓缓奏功,使下陷之气徐徐升达。如胃下垂案(254页)、剖腹产后二便闭结案(112页)。 肾不纳气:肺肾两虚之喘,红参小剂 10克打碎,细嚼慢咽,立刻生效。详见急性结核性胸膜炎案(47、393页)。1.5 关于红参“另炖 ”的思考 红参“另炖 ”法,是李可临床使用频率最多的煎法。由于隔水炖之法,有人不知,亦比较麻烦;若单煎红参,又易糊锅。为此,笔者采用红参减半粉吞,代替红参“另炖法 ”。 2 肉桂 李可关于肉桂用量:温肾阳、助气化、反佐用平剂;引火归原、降奔豚、止泄泻、护胃阳用小剂;肉桂剂型:平剂煎服,小剂粉冲、米丸吞服。 2.1 肉桂煎服   肉桂入煎剂,一般为平剂 10克,对于小儿、老人、羸弱之人,肉桂酌减,如小儿遗尿案之肉桂 3克入煎(86页)。主要用于以下情况:温肾阳:如阳虚型红斑狼疮案,用附子、肉桂直温肾阳(202页);习惯性流产案,用附子、肉桂温养命火(117页)。助气化:李可之经验,治三焦气化乖常诸疾,必以肉桂辛热善动之品,直入命门而补其火,火旺则阴凝解而气化得以蒸腾。如一老年肥大性前列腺炎急性感染致癃闭者,虽诊为湿热充斥、三焦闭塞,仍以对症汤剂加肉桂蒸动气化,2剂而解(157页)。又如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胆囊炎案,以真武汤加肉桂蒸动气化(39页)。 反佐:李氏在论述攻癌夺命汤时指出,本方大队苦寒之品,脾胃怯弱者,以肉桂温热灵动之品反佐,以保护脾胃为第一要义(146页)。如红斑狼疮案,用肉桂 10克反佐玄参 100克,以防寒凉损伤脾胃(204页)。笔者注意到:李氏凡用肉桂反佐,均列在反佐药之后。这一特殊笔法,值得借鉴,如痢疾脱症案(146页)。 2.2 肉桂粉冲  肉桂冲服,一般为小剂 115~6克。主要用于以下情况:降奔豚:肉桂、沉香、紫石英为药对,凡奔豚证,急投肉桂粉、沉香粉 3克冲,煅紫石英 30克,直入肝肾,破沉寒痼冷,安镇冲脉,下咽立效(16页)。如伏寒奇症案之肉桂 115克(380页),肠梗阻合并疝嵌顿案之肉桂 6 克(133 页)。李可用奔豚汤,偶尔肉桂 10克入煎。因症属厥脱,救阳为急,归于“温肾阳 ”一类,如噎嗝重症案(389页)。 止泄泻:肉桂、赤石脂为药对,自制方三畏汤之肉桂115~6克粉吞,赤石脂 15~30克入煎,取肉桂补命火,赤石脂甘温酸涩收敛,对脾肾虚寒导致之五更泻、久痢、久带 ,有特效(179页)。如糖尿病

文档评论(0)

wyt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