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典型案例分析串讲 案例1-5:某木制品有限公司利用代理出口隐瞒收入偷税案 (一)综合分析,剖析疑点。 3、资金流异常。 通过企业往来帐户发现,其资金来源主要源于向法人代表的母亲借入的现金,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多次向中方股东的亲属借钱。而这是账外经营隐瞒资金的主要特征。 ? 以上三个方面,判断该企业必有重大涉税问题,但是要查实该案,还需要运用征管法赋予的手段,寻找证据、固定证据。 典型案例分析串讲 案例1-5:某木制品有限公司利用代理出口隐瞒收入偷税案 (二)运用5种稽查手段,固定证据。 1、突击公司仓库保管部门。(征管法54条第二款:现场查证权)发现了一本封面用圆珠笔标注了大写字母“B”的出库单,与产成品账、仓库保管账记录的数据明显不符。稽查人员推断这有可能是公司记录账外收入第二套账簿的原始凭证,但要证明这一点,还需要更加直接有力的证据。 2、突击销售部门,进入企业电脑系统。(国税发[2003]47号文件第16条:电子数据查证权) 出 口企业和外国联络一般都是通过传真机和电子邮件,因此所有出口订单和协议,在销售部门的电脑数据里都应该有记录。在销售经理的电脑里,稽查人员发现了该公司与辽宁T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签订的代理出口协议和近期开具的代理出口发票。 典型案例分析串讲 (二)运用5种稽查手段,固定证据。 3、外调取证,案件取得突破。(征管法57条:外调协查权) 稽查人员到辽宁外调,取得了M公司通过T公司代理出口货物的代理出口协议、出口发票、收据等复印件。企业均为入账,案件取得突破性进展。 4、询问公司负责人。(征管法54条第四款:询问权) 该案中,询问前案件基本上已经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询问公司负责人只是为了该案件办得更完美。在一些其它案件办理过程中,稽查人员可以通过一些不完整的证据点,集中询问企业重点人,尤其是通过和公安配合询问,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5、资金流检查,完善证据链。(《征管法》54条第6款、《征管法实施细则》第87条:银行账户检查权、注意批准权限,国税函[2003]561号文件) 典型案例分析串讲 (三)案件处理(注意条款的运用) 1、偷税定性:《征管法》63条第1款规定,定性为偷税。补税,并给予1倍罚款。 2、滞纳金:《征管法》32条,加征滞纳金。 思考:善意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否加征滞纳金呢?(国税函[2007]1240号文件) 3、移送公安机关:《刑法》201条、《征管法》77条、《行政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第3条,达到移送标准,将此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思考:假设我们分析以后,如果做检查预案,还可以如何检查,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本案中,还可以牢牢抓住资金流,由法人代表母亲的银行卡查询入手,追溯到打款单位,进而外调,取得证据,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典型案例分析串讲 案件缺陷: (1)没有提到所得税,如果国税征收,隐瞒收入应当也处理所得税,如果是地税征收所得税,应该体现将此案件查结果通报地税机关。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案例。 (2)本案突击仓库部门和销售部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过在案件的组织上,稍嫌凌乱,应该在首次突击的时候就要分组,一组到财务、一组到仓储、一组到销售部门,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要注意案件检查预案的组织。否则,本案例中,很可能再检查销售部门微机时,企业已经全部清理掉,案件就会陷入没有突破的僵局。 ? 谢谢大家! winwind@ TE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部分:手段分析篇 一、查账及调账检查权 (一)查账权(法律依据:《征管法》54条第一项 2、查找“精心策划型”偷税的痕迹。 在查账中,要细心细致去发现账外疑点。 例如:案例1-3(某配件公司设置账外账偷税案)第12页 细心的检查人员发现,记账凭证后除了有出库单外,还有一张电脑打印的“客户销售单”,上面有微机号,因此分析该企业除了手工账簿外,还有电子账簿作为内账。 检查人员非常细致和敏感。 对检查人员的要求(1)熟练的账目操作;(2)娴熟的税法政策 第二部分:手段分析篇 一、查账及调账检查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