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14.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14.doc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作者:山东省济南市甸柳第一中学 刘芳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文章的时代与今天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如果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模拟经历,感受体验,课堂会别有洞天。 〖教学步骤〗 序曲: 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我们学习《新闻两则》,让我们试着走进电视── 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先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然后大家按照老师的方法学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一、来当制片人 将学生分成地图绘制、场景设置、镜头剪辑三个小组,要求: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自己小组的任务。 1、地图绘制组: 分别将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已占领的地方用红色标线,向前进发点用尖头标出。可以将课本上的图扫描后放大,再根据课文标上记号,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 flash 制作。 2、场景设置组: 如果电视台想在新闻播报之后还进行一次军事访谈,请你设计一下访谈时人物的背景、服装、道具等。 3、镜头剪辑组: 如果这则新闻出现在电视上,与新闻播音相配的画面应是哪些? 二、进入演播厅 1、当当播音员: 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 学生自渎、讨论、交流。重点指导: ⑴全文的朗读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⑵“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 “控制”“封锁”“切断”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 ⑶“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 …… 2、当当军事家: 如果你来当军事家,你应该向观众介绍哪些方面的情况? 讨论明确:背景: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执行毛泽东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第二、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大人民的支援下,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 战况分析:二十日夜解放军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 二十一日下午开始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并占领扬中、镇江、江阴,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形势预测:解放军很快会占领南京,国民党大势已去。 3、当当主持人: 如果你来当主持人,你将怎样设计导播语、采访问题、结束语? 设计示例: 导播语:大家知道。国共和平谈判破裂后,解放军于昨天凌晨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发起了渡江战役,那么现在战况如何呢?战争又将如何发展呢?今天我们请来了著名的军事专家来到了我们的演播现场,下面我们就请专家来为我们分析分析。 采访问题: ⑴请您给观众朋友们就最新战况作些介绍。 ⑵请您预测一下明天的战事。 ⑶您认为战争还会持续多少天? ⑷现在的情况对哪一方有利? ⑸您认为最终的胜者是哪一方? 结束语:好,刚才专家对战争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战争的形势也进行了预测,那么战争究竟会怎样发展呢?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节目,明天这个时间再会! 三、坐上观众席 如果你是观众,你需要完成如下任务: 1、你听出了新闻报道者的情感倾向吗? 2、对军事家的分析,你还有异议吗? 3、对这场战争,你好可以补充一些“独家”的资料吗? 四、学生仿照上面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 《新闻两则》都是写胜利,但情感的强烈程度、写法等方面存着较细微的差别。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中能更准确地把握文章、写作特色,进而训练思维,进入较高层次的阅读境界。 〖教学步骤〗 一、找“同” 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1、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2、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3、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4、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二、找“不同” 1、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2、具体地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发生在长江沿线;《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发生在地处中原的南阳。 3、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名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4、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5、语言风格有别:《人民解放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