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排病反应.ppt
排病反应典型案例二 经附子理中汤、大黄附子细辛汤等加减治疗,仍发热反复。 19/11七诊:精神疲倦,发热恶寒,无汗,最高体温40.1度,纳差,大便未解,舌暗红,中根部见腐腻苔,质润,脉浮滑无力。 辨证:寒邪直中少阴,虚阳浮越 治法:破阴回阳 处方:通脉四逆汤合白通汤加减 生附子30g 干姜45g 炙甘草30g 乌梅45g 山萸肉30g 细辛15g 葱白1茎 童子尿60ml 5剂,水煎至300ml,分3次温服。 19-26/11服药期间出现剧烈上吐下泻、伴四肢厥冷、汗出,体温逐渐下降。 排病反应典型案例二 排病反应典型案例二 26/11日下午17:00(如法服药后约3小时)再次出现剧烈吐泻,四肢厥冷,无脉,继而神智昏蒙,床边监测提示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室颤,血压74/42mmHg,予胸外心脏按压约30秒后室颤消失,神志转清,血压可上升至85/50mmHg,予补钾、利多卡因控制心律失常,至夜间23:00许室颤逐渐减少,四肢转暖,血压逐渐上升。附抢救当时心电图。 排病反应典型案例二 抢救当天心电图 排病反应典型案例二 27/11七诊:神清,精神可,无发热,不欲饮食,脉沉缓有力,遵《伤寒论》第67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嘱糜粥自养,暂停服药1天。 28-30/11八诊:精神良好,无发热、吐泻,四肢温暖,纳可,小便清长,舌淡红,腻苔较前有所减少,脉沉细数,考虑虚阳得以归位,予四逆汤以温养坎中真阳。 生附子15g 干姜25g 炙甘草30g 3剂,水煎至300ml,分3次服用。 排病反应典型案例二 抢救 四逆汤 排病反应典型案例二 因1/12九诊:昨日不慎受凉后再次出现脊背发凉,继而发热,微恶寒,无汗出,前额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细无力,原方加大生附子用量至30g,并加细辛15g以温阳托透。 生附子30g 干姜25g 炙甘草30g 细辛15g 1剂,水煎至300ml,分3次。 至夜间体温仍居高不下,高达40度,调方通脉四逆加山萸肉、乌梅、细辛。 生附子30g 干姜45g 炙甘草30g 细辛15g 生山萸肉30g 乌梅30g 1剂,水煎至300ml,分3次。 排病反应典型案例二 2/12十诊:高热,体温39.3℃,大便不通,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滑数,考虑邪从阳明燥化所致,但本底虚寒,中药调整为大黄附子细辛汤温下寒积。 大黄45g 生附子45g 细辛30g 1剂,水煎至300ml,分3次服用。 服药两次后体温降至37.7℃,并先后解多次大便,初为成形便夹有不消化食物,后为臭秽水样便,矢气频繁。夜间20:40遥测心电示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考虑为药后反应,予补钾治疗。 排病反应典型案例二 3/12十一诊:低热,T 37.6度,伴恶寒,药后先后解黄色水样便5次,伴有未消化食物,四末温暖,小便清长,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浮细数无力。调方附子理中汤顾护中土。 炮天雄30g 白术45g 干姜45g 炙甘草45g 红参45g 药后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并于4/12加大加大炙甘草用量至90g,并加乌梅30g以补土伏火,加砂仁10g(后下)畅中,促相火右降,病情逐渐好转出院,以加味培元固本散善后,至25/12随访病情稳定。 排病反应典型案例二 体会: 《尚书》:“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邪伏越深,排病反应越剧烈。 出科心得之排病反应 作者:李XX;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011硕。 在来中医经典科之前,听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排病反应。什么是排病反应?入科前,我专门查了一下文献。排病反应,也称暝眩反应,是在辨证无误、处方恰当的前提下,患者服药后出现的一类特殊反应,常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发生,反应过后原有病痛迅速减轻向愈,是药中病所的佳兆。一般轻病患者服药一两天后就会出现排病反应,但大部分患者在服药十数天至三个月内会发生排病反应, 亦有直接产生治疗效果而不产生排病反应者,因人而异。可是我心里总是抱有疑问,排病反应到底是什么感觉? 入科第一天刚好排到我值班,那天孙师兄喝剩了一点通脉四逆汤加味给师妹,我一时兴起,让师妹也分我一点尝尝。仅仅喝了大概100ml中药,大概1个多小时后,我就开始觉得头眼发胀,紧接着舌头发麻、手脚发麻,本来一直有点小咳嗽的我突然觉得心胸非常舒畅,精神爽利,那一晚久久不能入睡。噢,原来这就是排病反应。 出科心得之排病反应 因为咳嗽久治不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年级下-1000道口算.docx VIP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管理指南RB∕T 040-2020.doc
- 2025年艺术学概论.pdf VIP
- 【精校版】2025年高考天津卷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VIP
- 初中历史 2023-2024学年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pdf VIP
- 《2 欢快流畅的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人美版(2024).docx VIP
- 2023北京八十中初二(上)期中语文(含答案).pdf VIP
- 自考10177《设计基础》考前复习重点(保密资料).pdf VIP
- 戒烟门诊服务及创建.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