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质量检测高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小题,每题分,共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种群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在不同地域中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
B.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C.湖泊中各种鱼类的总称
D.一个草原上相互之间有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2.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未标志的鼠和10只标志的鼠,则该鼠种群密度大约为
A.125只/公顷 B.100只/公顷 C.75只/公顷 D.50只/公顷
3. 发生在祼岩上的演替过程中,地衣阶段的主要作用是
A.吸收光能,制造有机物
B.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使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
C.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
D.为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4.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B.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5.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四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号 I Ⅱ Ⅲ Ⅳ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A.四个试管内的种群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B.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四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6.下面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
C.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D.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7.下列有关生态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A.种植玉米时,因玉米高矮不一,具有群落垂直结构,所以要合理密植
B.一定不能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丰富度
C.裸岩演替成森林依次经历了裸岩、苔藓、地衣、草本植物、灌木、森林等阶段
D.水稻的空间分布体现了种群的集群分布特点
8.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②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③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④提出合理的假设
A.②④①③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①②④③
9.右图用来表示田鼠种群的理想增长曲线和在某自然环境中的 实际增长曲线,关于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是de段
B.X区域(图中阴影部分)可以代表环境阻力的大小 C.严密封储粮食,保护田鼠天敌等措施可以使e点向下移动
D.人工灭鼠时要将田鼠数量控制在c点
10.生物圈稳态是因为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能力基础是
A.生物之间的食物链 B.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
C.生物的多样性 D.生物的适应性
11.下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生物的任何生命活动都是否建立在信息传递的基础上的
12.稻田中,农民要拔草,鱼塘中,人们不断地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为了
A.保持生态平衡 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C.调整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的方向 D.增加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海洋对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起重要作用
B.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一般只有四到五级
C.消费者通过同化有机物获得能量
D.动物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是一成不变的
14.下列食物链,哪一个是成立的
A.田鼠→蛇→鹰 B.阳光→草→兔→狐
C.植物→鼠→蛇→鹰 D.植物→鹿→羚羊→狮子
15.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16.下图能表示蛇和鼠相互关系的曲线是
17.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的种群构成的B.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一片草原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西三佳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解析.doc
- 三淅高速灵宝至卢氏段土建施工监理招标资格预审文件4.12(最新修改)解析.doc
- 三峡大坝迎水面水尺线方案解析.doc
- 三峡大学“电气英才”拔尖人才试验班培养方案(定稿)解析.doc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PWM交流变频调速系统(论文)解析.doc
-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电路的设计解析.doc
- 三相异步电机软启动毕业设计(论文)解析.doc
- 三星手机的运输包装设计解析.doc
- 三亚市经济报告解析.doc
- 三亚亚兴财务部管理制度(初稿)-副本解析.doc
- 陕西商洛核桃可行性消费报告解析.doc
- 陕西省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
- 陕西省公路三级自然区划解析.doc
- 陕西省建设领域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解析.doc
-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doc
-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电学解析.doc
-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热现象解析.doc
- 陕西省西安地区八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三)试题文综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
-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13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一次大练习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
-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13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一次大练习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