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梁的内力分析(二).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梁的内力分析(二)

教案首页 授课日期: 2010年 10 月 19 日 授课班级:10251-10252 课 题 课题6 梁的内力分析(二) 目的 及 要求 1.掌握对称弯曲的概念及指定截面剪力、弯矩的计算; 2.正确快速地绘制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重点难点 重点:剪力、弯矩的计算 难点:梁受复杂荷载作用下内力图的绘制 课型 及学时 课型:新授课 学时: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后记 针对上次梁内力的学习,通过剪力和弯矩方程进一步讲解剪力和弯矩图的简便作法,同学们对简便作法感到很新奇,但是出现的错误较多,布置相应的练习和作业,加以巩固,使他们尽快掌握。 教学内容: 课题6 梁的内力分析(二) 一、弯矩、剪力和载荷集度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如图所示,梁上各段(不含控制截面)的荷载分两种情况: ① 存在分布荷载,q(x)≠0,如简支梁上的CD段。 ② 无荷载作用,q(x)=0,如梁上的AC、DE、EB段。q(x)=0为q(x)≠0的特殊情况,所以只讨论q(x)≠0的情况。 1.弯矩、剪力和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2.某段直梁在几种荷载作用下剪力图和弯矩图特征 在几种荷载下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特征 一段梁上的外力情况 向下的均布荷载 无荷载 集中力 集中力偶 剪力图上的特征 向下方倾斜的直线 水平直线,一般为 在C处有突变 在C处无变化 弯矩图上的特征 下凸的二次抛物线 一般为斜直线 在C处有尖角 在C处有突变 最大弯矩所在截面的可能位置 在FQ=0的截面 在剪力突变的截面 在紧靠C点的某一侧的截面 利用上述规律,可以较方便地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而不需列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具体做法是:先求出支座反力(如果需要的话),再由左至右求出几个控制截面的剪力和弯矩,如支座处、集中荷载作用处、集中力偶作用处以及分布荷载变化处的截面。注意在集中力作用处,左右两侧截面上的剪力有突变;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左右两侧截面上的弯矩有突弯。在控制截面之间,利用以上关系式,可以确定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线型,最后得到剪力图和弯矩图。如果梁上某段内有分布荷载作用,则需求出该段内剪力FQ=0截面上弯矩的极值。最后标出具有代表性的剪力值和弯矩值。 3.简易作图法: 利用内力和外力的关系及特殊点的内力值来作图的方法。 绘制剪力图、弯矩图的步骤: (1)建立FQ -x、M-x 坐标系; (2)确定控制面及其上之FQ、M 值,并标在FQ -x、M-x 坐标中; (3)确定控制面之间的FQ 、M图形。 控制面的概念:外力规律发生变化截面—集中力、集中力偶作用点、分布载荷的起点和终点处的横截面。 [例] 画如图(a1)求支座反力。由平衡方程 ΣMA=0 得 FB=148 kN ΣMB=0 得 FA=72 kN (2)计算控制截面的剪力和弯矩 截面1和2FQ1= FQ2=72 kN M1= MA=0 M2=72×2=144 kN·m 截面3和4:FQ3= 72kN FQ4=72-20×8=-88 kN M3=72×2-160=-16 kN·m M4= MB =-20×2-20×2×172×2=-80 kN·m (由截面右侧外力计算) 在CB段内有一截面上的剪力FQ =0,在此截面上的弯矩有极值。 由FQ (x)=72-20x=0 得 x=3.6m 此即FQ =0的截面距C点的距离。计算该截面的弯矩可根据截面一侧的外力计算,得 Mmax=72×(2+3.6)-160-20×3.6×3.6/2=113.6 kN·m 截面5和6:FQ5=20+20×2=60kN FQ6=20 kN M5= MB-80 kN·m M6= MD=0 (3)绘制全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剪力图和弯矩图如图(b)(c)所示。由图可见,全梁的最大剪力产生在截面4,最大弯矩产生在截面2上,其值分别为 |FQ|max =88kN |M|max=144kNm 二、用叠加法绘制弯矩图 1.叠加原理 一般而言,只要所求的量(如内力、位移等)是荷载的线性函数,则可先求该量在每一荷载单独作用下的值,然后叠加,即为几个荷载联合作用下该量的总值,此即叠加原理。 2.叠加法绘内力图 在多个荷载作用下,梁的横截面上的弯矩,等于各个荷载单独作用所引起的弯矩的叠加,这种求弯矩的方法称为叠加法。 3.叠加法绘内力图步骤: (1)荷载分组。把梁上作用的复杂荷载分解为几组简单荷载单独作用情况。 (2)分别作出各简单荷载单独作用下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各简单荷载作用下单跨静定梁的内力图可查表。 (3)叠加各内力图上对应截面的纵坐标代数值,得原梁的内力图 表静定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