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地名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清地名研究

临 清 市 地名语词文化内涵 “临清市”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地名,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名实体),人民政府驻地 此外,临清市境内,在历史上还有厝县、信乡县、贝丘县、清河国(郡、县)、甘陵县、清阳县、清平县、卫东县、永智县等建置。 三、临清市地名语词特征 临清市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 底蕴。稽诸史料:它上溯商周是“王畿 之地”,在战国是重要的齐赵边城,西汉建县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元明清时期依运河而兴成为当时名闻遐迩的四大运河名城之一,铸就了数百年的繁华与富庶。作为“千年古县”,临清的地名文化特征可以一言以蔽之为——“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它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商业为一体,多方融汇,众体杂揉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区域地名文化。 反映特定文化背景的地名词语众多,兹列如下: (1)反映地形、种植特色的 黄河冲击平原地貌多呈坡洼相间,无山多平原,宜植园,故有“×洼、×坑、×园”。 (2)反映河道漕运的 有“×闸、×闸口、×堤、×堤口、×圈、×湾”。 (3)反映明清砖窑业的 有“×窑、×厂、窑地头”。 (4)反映营卫屯田的 明初在临清设置营卫,故有“×营、×屯、×官屯、×长屯、×官庄”。仅在魏湾一带就有“五营四哨八小庄”之称。 地名实体文化内涵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 临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商周时代地处中原属“王畿 之地”,是当时文明礼义之邦。春秋战国时地处齐晋燕交界是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运河时代,“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更是辉煌一时。盛地名河,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使这里名士辈出,各领风骚,境内文物繁多,古迹遍布,显示出不同凡响的郁郁文风。 (一)历史渊源 1、名地盛水 发源于河南省辉县苏门山下的古清河,经新乡、汲县、内黄、大名、馆陶、临清,向东北流去,汇海河而入海。古称清河(一叫清水)大约是因为此水左右毗邻黄河、漳河、滏阳河、滹沱河等河水皆浊。清河流经古卫国地,又称卫河或卫水。临清因邻清水而故名,这里的运河又因汲此水而名卫运河。卫水流域的临清在远古的商代是王畿之地,是中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史记·殷本纪》载,纣王为极声色之欢在此地曾建有广袤的苑郁,在沙邱大平台建沙丘宫“广 置奇珍、犬马于其中”,沙邱属古临清。周公东征后,以商畿封卫康叔以继承殷商文化。孔子说“卫多君子”,便是对卫地民风的极高赞誉。沙丘古行宫在战国时属赵国,赵武灵王在宫庭政变中被幽毙于此。秦始皇三十七年巡行过沙邱,死于宫中,赵高、胡亥、李斯在这里密划了“沙丘阴谋”,后沙丘宫毁于秦汉战乱。 2、运河枢纽 临清是隋、元两大新旧运河的交汇点,显示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大运河始经临清是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由洛阳经临清到天津直抵涿郡(北京),名永济渠,距今1300多年。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到二十六年(1289年)开通了从济宁到临清的会通河。从此,开启了南北漕运的繁盛时代。临清成为南北水运的枢纽、京津门户和著名的运河名城。在鼎盛时期,临清城及码头舟舶星聚、帆影云展、车水马龙、商贾联翩。《明实录·神宗实录》上说:“盖临清为漕运枢纽,徽人多集中此地从事米、盐贸易”。明王玙在《临清州治记》中形容当时景象:“于是薄海内外舟航之所毕由,达官贵人之所递临,而兵民杂集,商贾萃止,骈墙列肆而云蒸雾涌”。康熙十一年,临清知州睿明称“临清地据京畿之臂,势扼九省之喉 ,连城之百货萃止,两河而万艘安流”。在最盛时,每年货运量仅漕粮一项就达400万石以上,城内官仓贮官粮十万石。四方商人云集临清,南北货物毕集临清,使临清成为名符其实的商业都会。明大学士李东阳过此题诗“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耸入青云,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之风”,“城中烟火千家集,江上帆船万斛来”,“舟车辐辏说新城,古号繁华压两京”,“市肆朝光辉锦绣,江桥晚渡列鱼虾”…… 商业的繁荣,使临清成为明清资本主义荫芽时期典型的新型城市。据史料载,明景泰、正德年间先后修筑砖城、土城,面积有13平方公里,城内有30条大街,231条胡同、巷口,以运河为轴心的建筑群有15处之多,公共建筑中有27座寺院,69座庙宇、庵堂,这与《金瓶梅》中的描述极其相似。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四乡之人就食月滋”,人口迅增。据《临清州志》记载,明洪武时,临清仅有1502户,8356人 ,到万历二十八年(1601年)猛增至30323户,66745人,崇祯十三年(1641年)有丁达63819人,此仅指固定人口,而“四方商贾多于居民者10倍”,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景象:“甲第连云,人物熙攘”、“百货涌溢、列肆瓦错,挥汗连袂,毂击摩肩”,成为 “畿南齐鲁之交一大都会”。正因为如此,明弘治二年(1489年),升临清县为州,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更升临清为直隶州,这是临清历史上兴盛的明证。现在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