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寒论》渴的治规律研究
摘 要
渴症并非一个单纯的疾病,而是某一个疾病某个阶段的伴随症状,虽然症状简单,
但其病因病机,却很复杂,是反应疾病内在本质十分可靠的外部表现依据,古代医家
特别重视渴症,在辨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十问歌篇》中,
将问诊归纳为十问,便于临床应用,经过清代陈修园将其略作修改,而成《十问歌》,
其中“七聋八渴俱当辨”正是把渴做为问诊的的一大部分,故渴症在辨证中的重要性
可想而知。渴即口中干渴的感觉,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情况,不仅外感可
见,内伤亦多见。但观临床对渴的辨证及治疗,多认为是热盛津亏,而予清热生津药,
有有效,亦多有无效者,因对渴的辨证未成系统,用药未有针对也。
研究目的:
仲景《伤寒论》中对渴的辨证有系统的论述,治疗有针对性的方药,而散见于六
经中,不易被发现,今欲系统整理《伤寒论》中记载渴的原文论述,并分析渴出现的
病机所在,以及分析仲景治疗渴的针对性方药,结合《内经》的理论,得出渴的辨证
思路与治疗方案,以提高渴的治疗效果。
方法:
1、收集《伤寒论》中有关“渴”的原文及方药,预想以君药测方,以方测证的
思路,来解释每个证型出现渴的病机,君药的确定本人认为凡在《伤寒论》中的方药,
按药物的排列顺序,第一位药即为君药,如桂枝汤、麻黄汤等,药物分析依从《神农
本草经》中的性味功效。
2、 《伤寒论》中有渴的条文中同时出现小便异常的症状频繁,饮水、小便、舌
苔为体内水液代谢情况的外在表现,故在分析渴证之后,迸一步分析《伤寒》中出现小
便异常,舌苔异常的情况,力求说明渴与小便异常、舌苔异常的关系所在,为渴的治
疗及辨证提供更多依据。
3、最后总结渴的辨证思路及针对性的治疗方药,以指导临床,提高临床渴的治
疗效果。
结果:
渴的出现不外津液亏虚与津液运化输布障碍,津液亏虚有《内经·痿论篇》“有
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金水不胜
火,则骨枯而髓虚。”【l】及《伤寒论》第71条:“太阳病发汗,大汗出,胃中干,烦躁
不得眠,欲得饮水”,第137条:“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
而渴,”因治疗不当,重发汗而复下之,导致津液受损,出现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
而渴的情况;或由远行大热不得水,胃中干。若只单纯津液亏虚而未有影响运化输布
路径,只需“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故临床出现渴而饮之不愈者,多为水液
运化输布障碍所致。
结论:
《伤寒论》中对渴的辨证及治疗是以《内经·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l】
为依据。根据不同环节的问题得出《伤寒论》中渴的病机及治疗方药为:
l胃不能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1.1胃中干,无津液游溢上输,治则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1.2胃中热结,消耗津液,治则清胃热,结于上方以大陷胸汤;结于下方以承气
汤;
2脾气不能散津,上输于肺,
2.1脾为湿困,治则化湿健脾,方以五苓散;
2.2湿郁化热困脾,治则清热利湿,方以茵陈蒿汤;
2.3脾阳不足,则温阳健脾,方以理中汤,甚者四逆汤。
3,肺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3.1肺受寒邪,津液不行,治则温肺散寒,方以小青龙汤去半夏加天花粉;
3.2肺受无形热邪,肺不下行,治则辛寒折热,方以人参白虎汤;
3.3肺受虚热内扰,肺不下行,治则养阴肃肺,方以猪苓汤。
4,三焦水道不通,
4.1木气疏土不畅,治则和解少阳,方以小柴胡汤去半夏,加人参合成前四两半,
加天花粉四两;若兼有脾气不足,治则和解少阳,兼补脾气,方以柴胡桂枝干姜汤;
4.2木气疏土太过,治则调和厥阴,方以乌梅汤。
5,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能上承于口,
5.1肾中阳气不足,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治则温肾散寒,方以四逆汤。
关键词: 《伤寒论》;渴症;小便利不;舌苔
The ofthe i Sandthe i fi C treatmentI an
study pathogens spec P
ofthi r i ntreati seon Febri I eDi sease
sty Exogenous
i n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