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归宿还是暂时居所——南京地区东晋中期墓葬观察.pdfVIP

最后归宿还是暂时居所——南京地区东晋中期墓葬观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后归宿还是暂时居所——南京地区东晋中期墓葬观察.pdf

南方 文物 2010·4 最詹 瘸 暂 时屠肺 南京地 区东晋 中期墓葬观察 【 耿 朔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和十二年 356年 的仙鹤观M2即高崧夫妇墓③和 象山王氏墓群中的M11即王康之夫妇墓④。最晚的 1999年,南京市博物馆主持发掘了南京东郊 一 例虽是有泰元九年 384年 纪年砖的苜蓿园 吕家山的一处东晋墓地,简报发表在 《文物12000 M1~,但彼此相邻且有同年纪年砖的M2却发生了 年第 7期上,发掘的三座墓葬均出土墓志,所记下 变化,因此这一类型墓葬流行期的下限不宜定在 葬年代相同,为东晋升平元年 357年 ,墓主都属 384年,因为一种转变不可能是突然完成的,也会 广平李氏家族。根据它们整齐有序的排列布局,相 出现演变的不平衡 ,一些与苜蓿园M2类似的新型 似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组合,佐之墓志纪年,可以 墓未出纪年材料,但可能要更早一些。属于这种墓 判定系同时建造。保存完好的M1、M2平面均呈凸 型的纪年墓还有 同属象山墓地的M3 359年 、M5 字形,墓室和甬道均为券顶,甬道中有木门一道,墓 358年 、M8 367年 、M9 371年 ⑥,以及上面提 壁微向外弧,后壁和两侧壁上均设有长方形或凸字 到的吕家山的三座墓葬等。按照上述墓葬形制特征 形灯龛 图一 。简报最后的 “几点认识”中,指出上 及随葬器物分析,南京地区可归人这一时期的非纪 述 这“一类型墓葬在南京地区多流行于晋穆帝永和 年墓有老虎山颜 氏家族墓中的M2一M4,三座墓的 晚期至废帝泰和年间”①。 主人根据出土印章分析,并结合史料可认为属于这 简报的这一认识,是在南京东晋墓葬研究中首 一 阶段。此外还有南京农业大学墓⑦、虎踞关一号 次提出了 “东晋中期墓葬断代的依据”。2004年出 墓⑧、孝陵卫大栅门墓⑨等。 版的 《六朝文物》一书概括出南京东晋墓葬早、中、 综合上述情况,笔者认为这种墓葬的流行时间 晚三期的特征,但将中期的年代缩为穆帝永和晚期 可以认为定在永和中期 约 350年 至太元之前 约 至升平年问②。在此之前的研究,通常以穆帝朝为 375年 ,当然这并不是说期间没有别的墓葬形制, 大致的界限将南京东晋墓划为两个阶段,因此上述 而少量年代更晚的此类墓葬则是历史的余绪。 成果细化 了对东晋墓葬的分期,是个重要的发现。 不过迄今的研究 ,尚未见到对东晋早、中期之 这一年代框架的划定,主要是根据纪年墓的材 间和中、晚期之间两次墓葬面貌发生变化原因的探 料。 目前 已发掘的这一类型墓葬中,年代最早是永 讨,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以探索 2 图一 吕家山东晋李氏家族墓平剖面 图 1 吕家山M 1 2.吕家山M2 3.吕家山M3 · 80 · 墓葬演化背后的历史动因。 皿以及墓志等,体现出鲜明的中原西晋葬俗特点。 政治动荡下的移民群体带来的北方葬俗打断了南 方墓葬的发展轨迹,但也吸收了后者的一些内容。 众所周知,南京地区东晋早期墓葬,一改江南 也就是说,两晋之际南方墓葬变化的原因是非常清 东吴西晋时多室、双室、单室墓并行的局面,而突然 楚的。而大致到了穆帝永和中期,也就是350年左 出现以平面凸字形的单室墓成为主流的现象,墓顶 右,此前还较多的穹窿顶单室墓也基本消失,墓葬 结构有穹窿顶和券顶两大类。这并非本地墓葬形制 面貌只有券顶单室墓一种,或带甬道,面貌十分单 自行演变的结果,而是南渡的北人在获得政治强力 一 此外先前常见的直棂假窗也突然不见,墓壁上仅 。 和礼仪优势的情况下,带来了中原系统的丧葬习 有灯龛,并开始有外弧的趋势 ,同时墓室后部设砖 俗,这是西晋官方丧葬礼制在江南的延续。而随葬 棺床的情况增多。大约在 375年以后,假窗重新出 品尤其是明器的种类和组合发生了更大的改变,南 现在墓壁上,而墓葬整体的形制变化不甚显著,但 方此前常见的堆塑罐、家禽家畜、粮食仓储加工类 砖棺床和祭台更加普遍 ,许多墓葬的墓壁外弧更为 模型明器基本消失,替之的牛车俑群、涂朱的陶器 明显 表一 。 表一 南京地区东晋 墓葬分期 示意图 墓 葬 平 剖 面 图 晋东 霎且f一 舀 ■ , ————— ‘‘ J 删 _ HH l 旦 话 / 、、磐舞舅 :-。 ’ :1 :群『 / 。。~ F-《■ , 期 嚣 — 翻 1 文一 荔 蔓J 蠢 傻 霎 I _瞳 圈圈圈 一 一 k — — — — — 二 l L j ~ — — - … — 一 l 2 3 4 … A 一 7一 一 东 Ⅲ目 : ~ 。二 一 …~L/ ’u 』。 中 ——,D-.一 期 … - - - - t..--.---- . . 一 一 / 、 一 东 晋 蒯 -Jl| 誉■ 《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