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硫化物中的元素、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化.pdf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9 年 第 39 卷 第 12 期 : 1780 ~ 1794
SCIENCE IN CHINA PRESS
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硫化物中的元素、
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化
①* ①② ① ① ①② ①②
曾志刚 , 陈代庚 , 殷学博 , 王晓媛 , 张国良 , 汪小妹
①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71;
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 E-mail: zgzeng@
收稿日期: 2008-04-02; 接受日期: 2009-0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和国家大洋重大专项课题(编号: DYXM-115-02-1-03)资助
摘要 测定了东太平洋海隆13ºN 附近1个站位(103º54.48´W, 12º42.30´N, 水深2655 m) 关键词
热液硫化物的矿物、元素和同位素组成. 热液硫化物主要由闪锌矿、黄铜矿和黄铁矿等 变化
组成, 且在 ep-s-1 层含有次生氧化形成的针铁矿, 为富 Zn 型硫化物, 其稀有元素 元素
−6 −6 −6 −6 −9 −9 同位素组成
Li(0.15×10 ~0.30×10 ), Be(0.01×10 ~0.05×10 ), Zr(73.8×10 ~1344×10 ), Nb(8.14×
−9~64.7×10−9), Hf (2.54×10−9~ 28.0×10−9)和 Ta(0.203×10−9~1.21×10−9)含量远低于洋壳, 热液硫化物
10
东太平洋海隆13ºN
具有相对高Au 含量, 低Co, Ni, Sr, Cs, Ba, Bi 和U 含量的特点. 热液硫化物中Zn-Cr,
Cd-Ga, Cu-P 和P-In 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8), 而Zn-Fe 和Cu-Ba 之间均存
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20.8). 从低温矿物组合到高温矿物组合, 热液硫化物中的分散和
稀有元素(In, Li, Cs 等)含量在空间上的分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且热液硫化物中锌、铁
和铜硫化物分别控制了Cd, Cs 和P 等元素含量的变化. 由于海底风化作用, 使得含次生
氧化矿物的红褐色硫化物氧化层中V, Mn 和REE 等元素相对富集, 使ep-s-1 层具有与海
水一致的REE 配分模式, 并对热液硫化物中元素比值之间的相关性产生明显的影响. 同
时, 从高温矿物组合到低温矿物组合, 热液硫化物中Fe 含量和δ34S 值逐渐增加, Zn 含量
和铅同位素比值逐渐减小, 反映出海水对热液硫化物形成过程中的元素和硫、铅同位素
组成的影响逐渐增加.
海底热液硫化物记录了部分海底热液活动的历 柱和海底下流体等), 热液成因矿物学, 热液蚀变岩
史. 研究海底热液硫化物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元 石学, 热液沉积学, 热液成矿学和热液生物学等多方
素和同位素组成, 可深入认识海底热液硫化物形成 面的研究.
过程中的流体演变过程, 有助于对深部流体-岩石相 在东太平洋海隆 13°N 附近, 从 1981 年 Clip-
互作用的特点以及海水的物质贡献情况有更详尽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仿射括号代数理论与算法及其在几何定理机器证明中的应用 .pdf
- 借助Malvar-Coifman-Meyer共轭小波确定函数的跳跃值.pdf
- 光滑加权完全交的同伦型.pdf
- 关于双参数量子群的注记(I).pdf
- 关于图的上可嵌入性的一个充分条件.pdf
- 关于广义Busemann-Petty问题 .pdf
- 一种地质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的方法研究.pdf
- 含纯净两因子交互作用成分的4m2n设计的若干结果.pdf
- 大维乘积随机矩阵谱分布在因子分析中的应用 .pdf
- 平面图和系列平行图的无圈边染色.pdf
- 东昆仑造山带中带的锆石U-Pb定年与构造演化启示.pdf
- 中国东北及邻区晚古生代地层分布规律的大地构造意义.pdf
- 中国东部地幔岩包体及其中硫化物相金含量的比较研究.pdf
- 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原油中烷基酚形成与分布控制因素分析.pdf
- 中国东部陆相盆地的层次结构、油气成藏体系与隐蔽油气藏特征—以济阳坳陷为例.pdf
- 中国公众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与支持减缓气候变化政策研究——基于全球调查数据和与美国比较视角.pdf
- 中国典型季风海洋性冰川区雪坑环境记录分析.pdf
- 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平衡性研究.pdf
- 中国冻土研究近今进展.pdf
- 中国区域陆表热力作用时空分布及异常变化区域的成因.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