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 窗户和阳台
学习目标
知道家中存在着窗户、阳台等安全隐患的处所,增强家庭安全意识。
懂得在窗户、阳台等地方活动的基本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家庭事故的多发区。
随着人们对窗户和阳台的开发利用,人们在窗台和阳台活动时间越来越长,因此,窗户和阳台也成了“家庭事故的多发区”。有些家庭爱在窗台和阳台上种花,但由于缺乏防止花盆等物品坠落的防范措施,造成花盆等物品坠落而砸伤行人的事故;有些儿童在窗户边或阳台上看风景、做游戏,不小心翻落下去,造成摔伤、摔死等事故……据悉,高楼坠落已经成为造成学生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
教学建议
本课是根据《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安全教育中“家居生活安全”第一条要求编写的,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板块:感受窗户和阳台的美丽,认识窗户边和阳台上的安全隐患,反思自己的危险行为,寻找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2、反思行为,拓展延伸。
古人修身养性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如果把这种反思精神用到安全教育中,鼓励学生自查纠偏,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将大有益处。在教学“在窗户边、阳台上,我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危险事”时,除了让学生对照教材中所例举的四种常见的危险行为进行自我检查外,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窗户边和阳台上还有哪些危险的事”这一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窗户边、阳台上有没有做过其它的危险事。而且,还可以结合家居安全预防坠落这一主题作进一步拓展探究,如在家登高取物时的安全,走家庭楼梯时的安全等,从而更好地加强防摔、防坠的意识。
3、联系生活,安全检查。
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要服务于生活,安全教育应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可以开展一次窗户和阳台安全大检查的实践活动,查一查窗台和阳台上的玻璃是否稳固、花盆有没有防坠落的措施、阳台上的栏杆高度是否达到有关规定等。
也可以针对不少家庭安装防盗窗的情况,开展一次大讨论,围绕装防盗窗的利弊、怎样安装才是真正的安全等话题,让学生展开辩论。
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实用价值,切实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第2课 乘车不忘安全
学习目标
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时应注意的基本安全常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养成安全乘坐交通工具的好习惯。
背景知识
1、儿童安全的一大“杀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大量普及,车祸已经成为儿童安全的一大“杀手”。据统计,全球每年有500万14岁以下儿童死于溺水、意外窒息、交通事故和中毒等,其中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最为突出。在美国,交通事故是导致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2001年有1579名儿童死于车祸。据我国公安部交管局提供的数字表明,2002年中国各类事故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78.5%,2003年上半年为76.3%,其中每10名交通事故死亡者中约有1名是儿童。交通意外已经成为儿童意外伤亡的一大“杀手”。
2、乘车人必须遵守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1988年3月9日国务院发布)第六十五条,乘车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和长途汽车须在站台或指定地点依次候车,待车停稳后,先下后上;
(2)不准在车行道上招呼出租汽车;
(3)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和长途汽车;
(4)机动车行驶中,不准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不准跳车;
(5)乘坐货运机动车时,不准站立,不准坐在车厢栏板上。
1、激发兴趣猜一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时可以用猜一猜交通工具的形式来导入。如:“小小一间房,有灯也有墙,马路当中跑,行人退两旁”(汽车);“远看像道墙,近看一排房,走时快如飞,脚下轰轰响”(火车);“远看像座楼,近看水中游,无脚行千里,无水不自由”(轮船)。也可以事先录制好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让学生听声音来分辨交通工具。借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开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创设情景演一演。
情境能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促进学生积极探究。课中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自由协商分配角色(司机、乘客等),就地取材寻找道具(桌子、凳子等),表演平时外出乘车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把乘车手伸到窗外、乘超载车等危险的行为穿插在表演的过程中。在学生汇报表演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辨别哪些乘车行为是安全的,哪些乘车行为是不安全的,让学生从中辨别了解安全的乘车行为,增强安全乘车的意识,掌握安全乘车的常识。
3、结合经历说一说。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外出不仅是乘坐汽车这一交通工具,不少学生还坐过轮船、火车、飞机等。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说一说乘坐轮船、火车、飞机的安全常识,使学生对外出乘坐交通工具有个全面地了解,以适应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发展,提高学生生活自理和安全防护的能力。
第3课 在人多的地方
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