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皮肤精要.ppt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组胚皮肤精要.ppt

基底层 一层矮柱状C,胞质少呈强嗜碱性。 棘层 4-10层C,向四周伸出许多棘状突起。 颗粒层 3-5层扁梭形C,含透明角质颗粒。 透明层 2-3层扁平C,呈透明均质状,细胞界限不清,嗜酸性。 角质层 多层扁平角质C→干硬的死C,无核、无细胞器。C呈均质状,轮廓不清。 非角质形成细胞 1.黑(色)素细胞 2.朗格汉斯细胞 3.梅克尔细胞 1.黑(色)素细胞 散在于基底细胞之间,其突起伸入基底细胞和棘细胞之间。 电镜下与角质形成细胞间无桥粒连接,胞内有丰富的核糖体、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另有特征性的黑素体。 2.朗格汉斯细胞 散在于棘层浅部,有树枝样突起。电镜下胞质内有特征性的伯贝克颗粒(Birbecks granule)。 皮肤的抗原呈递细胞。 3.梅克尔细胞 位于基底层,扁平形,有短指状突起伸入角质形成细胞之间。 胞质内有许多有膜的含致密核心的小泡,基底面与感觉神经末梢形成类似于突触的结构,可能接受机械刺激。 小结 表皮是皮肤的重要保护层。角质层细胞干硬,胞质内充满角蛋白,细胞膜增厚,因而角质层的保护作用尤其明显。棘层到角质层的细胞间隙内充满脂类,构成阻止物质出入的屏障。因此表皮对多种物理和化学性刺激有很强的耐受力,能阻挡异物或病原体侵入,并能防止组织液丧失。 (二) 真皮 (致密结缔组织) 1.乳头层 2.网状层 【常见皮肤疾病的组织学基础】 1、扉子??在炎热的夏季,汗液分泌增加且未及时蒸发或清洗,使表皮汗腺导管角质细胞浸渍肿胀,引起汗腺导管阻塞,滞留的汗液不断增多,使导管破裂,汗液外溢,刺激周围组织的发生丘疹、水泡等炎症。由于汗腺导管阻塞的位置不同,临床表现也不相同。红痱为小红斑,中央有点状水疱,成批对称出现,伴有瘙痒。红痱是因为汗液从表皮内的汗腺导管溢出。白痱为微小透明小水疱,壁薄易破,无红晕,成批出现。白痱的发生是角质层内导管阻塞,汗液外溢所致。 【常见皮肤疾病的组织学基础】 2、疖和痈??疖是由葡萄球菌引起深部毛囊与毛囊周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开始为红色硬结节,2~3天后,结节中央变软,化脓,中心有坏死的脓栓,结疤而愈。如果多个相邻的深部毛囊与毛囊周围发生急性化脓性炎症,则称为痈,皮肤出现多个脓点和脓栓,全身症状较重,出现寒战和高烧。如果毛囊炎发生在皮脂腺开口处,则称浅表性毛囊炎,脓疱呈半球形,绿豆至黄豆大小,黄白色,其中有毛发贯穿,常成批出现,愈合后不留瘢痕。 【常见皮肤疾病的组织学基础】 3、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疾病,主要发生在面部,常见于青少年。临床表现首先出现粉刺,它是由于毛囊角化异常,不能正常脱落,致使毛囊口变小淤积有毛囊口而形成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白头粉刺中可挤出白色豆渣样物质,而黑头粉刺内含脂栓,有皮脂氧化所致。粉刺可继续发展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愈后遗留颜痕,病程持续数年。 【常见皮肤疾病的组织学基础】 4、白瘢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疾病,常见于青壮年,任何都位皮肤均可发生,但以暴露及摩擦损伤部位多见,典型皮损为色素完全脱失斑,大小不等、数目不定、形态各异,中央可见散在色素岛。活动期皮损内黑素细胞密度降低,周围黑素细胞异常增大,疾病后期脱色皮损内无黑素细胞。 【常见皮肤疾病的组织学基础】 5、银屑病(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颗粒层明显减少或消失,棘层增厚,表皮突向下延伸成钉突状,真皮乳头顶部呈杵状,其上方棘层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周围可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浸润。初期皮损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逐渐扩展为境界清楚的红色斑块,上覆后层鳞屑,刮去银白色鳞屑可见淡红色半透明薄膜。多发生与青壮年。 * * 皮 肤 Skin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昆明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 2013级临床6大班4小班 皮 肤(skin) 表 皮 (epidermis) 真 皮 (dermis) 第十一章 皮肤 皮下组织 (hypodermis) 附属器官: 毛 皮脂腺 汗腺 指(趾)甲 一、皮肤的微细结构 (一)表皮 (角化复层扁平上皮) 角化形成细胞 1.基底层 2.棘层 3.颗粒层 4.透明层 5.角质层 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表皮分5层 角化形成C+非角质形成C 表皮由基底层到角质层的结构变化,反映了角质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