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资料.ppt

金融危机后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小组成员 嗯开尔 陶彧 黄英杰 姜露煜 张希方 目录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及现行货币体系的缺陷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背景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内容与目标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路径 G20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未来发展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背景 背景 美元本位助长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 金融危机暴露出了国家金融监管机制漏洞 美国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诱发了货币战争 美元的贬值削弱了美元的国际地位,降低了美元信誉 新兴经济体要求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有更多的话语权 美元本位助长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肇始于美国,由美国国内次贷危机演变而来。 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美元,助长了美国房地产泡沫,导致了次贷危机,同时过度融资恶化了美国国际收支平衡,美国国内的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美国国际收支状况 美国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诱发了货币战争 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 开始: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宣布,将购买政府支持企业(简称GSE)房利美、房地美的直接债务。标志着首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开始。 扩大: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定最高再购买7500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最高再购买1000亿美元的机构债,来扩张联储的资产负债表。 调整:2009年11月4日,美联储在结束利率会议后发表的政策声明中宣布,决定购买1.25万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价值约1750亿美元的机构债。 完成:2010年3月16日,美联储在结束利率会议后宣布,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已接近完成。 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 2010年11月4日,美联储宣布,启动第二轮定量宽松计划,总计将采购6000亿美元的资产。与此同时,联储宣布维持0至0.25%的基准利率区间不变 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2012年09月14日,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和就业增长,美联储决定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但未说明总购买规模和执行期限。同时,美联储将继续执行卖出短期国债、买入长期国债的“扭转操作”,并继续把到期的机构债券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本金进行再投资。另外,美联储决定继续将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零至0.25%的超低区间,并计划将这一水平至少保持到2015年年中。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恶果之一是造成了全球流动性泛滥。 对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大量热钱的流入不仅增加了通货膨胀风险和资产泡沫风险,并且还给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带来了巨大的升值压力。 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纷纷采取对抗措施,阻止本币的升值。由此,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在全球范围内拉开了“货币战”的序幕。 美元的贬值削弱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结果之一就是引起美元贬值 进入21世纪,美元占国际储备货币份额之所以出现下降趋势,与美国经常收支逆差规模的扩大和美元长期贬值趋势有着密切的联系。进入21世纪后,美国经常收支逆差的规模急速扩大,在此背景下,美元汇率出现了连续6年的下降趋势,受以上变化的影响,在21世纪的头10年中,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份额基本上延续了下降趋势。 进入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推行的美元贬值政策正在逐渐侵蚀着美元的国际地位。 国际储备货币的构成(%) 新兴经济体要求在国家货币体系中有更多的发言权 在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下滑,甚至衰退,与这些发达国家相反,新兴经济体则在金融危机中虽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他们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引起来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金砖国家”(BRICS)。 金砖国家认为,世界需要一个经过改革、更加稳健的金融体系,有必要建立一个更加稳定、更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在谈及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的问题时,四国认为首要目标是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实质性转移投票权,使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决策权与分量相匹配,新兴市场应有更多的“发言权”。 金砖国家会晤机制的发展及成果 2009年6月,巴西、中国、印度、俄罗斯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举行首次会晤,并发表《“金砖四国”联合声明》。 2010年4月,第二次“金砖四国”峰会在巴西召开。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就世界经济形势等问题阐述了看法和立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初步形成。 2010年12月,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即将变成“金砖五国”。 2011年4月,在中国三亚举行金砖国家第三次领导人会晤,发表了《三亚宣言》,首次推行本币贸易结算,正式签署《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框架协议》。 2012年3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会后发表了《新德里宣言》和行动计划。五国开发银行共同签署了《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多边本币授信总协议》和《多边信用证保兑服务协议》。 2013年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