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IIIIIIIIIIIIIIIIIIL]IIIIII
Y2309134
目 录
摘要……………………………………………………..工
引言………………………………………………………1
一、我国简易程序适用条件的确立与变迁…………………………..3
(一)简易程序适用条件之基础理念的确立与变迁…………………..3
(二)简易程序适用条件之法律规定的确立与变迁…………………..5
二、现行简易程序适用条件的解析……………………………….17
(一)简易程序适用的积极条件………………………………..17
(二)简易程序适用的消极条件………………………………..22
三、简易程序适用条件实践中的问题……………………………..27
(一)基层司法工作人员认识不足………………………………27
(二)难以检验的证据标准……………………………………27
(三)模糊的“认罪”认定标准……………………√…………28
(四)与实体真实的冲突……………………………………..30
(五)削弱对被告人的人权保障………………………………..31
四、简易程序适用条件的进一步完善……………………………..33
(一)细化简易程序适用条件的司法解释…………………………33
(二)简易程序适用条件的程序化………………………………34
(三)完善简易程序适用的配套措施…………………………….36
结论……………………………………………………..39
参考文献…………………………………………………..41
致谢……………………………………………………..4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7
摘要
论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
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胡静
指导老师 张步文教授
摘 要
简易程序作为一种提高诉讼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案件积压、司法资源紧缺的
严峻现实下被广泛适用。但是简易程序的快速性、非正式性意味着正当程序的妥
协,具有威胁实体正义与人权保障的隐患,因此简易程序的适用必须谨慎严格。
随着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订,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
意在全面地论述简易程序适用条件确立与变迁的历程,对现行简易程序适用条件
进行释义与展开,然后结合对司法实践的考察,指出其修改后实践中应当注意的
问题,并提出改进的设想,以期促进简易程序的正确适用。
第一部分,回顾了我国刑事诉讼简易程序适用条件的基础理念与立法规定的
确立与变迁。效率观念与程序分流的标准都经历了从权力导向到权利导向的转变
历程。建国前我国曾建立过简易程序适用条件,建国后也有过非正式的速决程序
适用条件,1996年《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我国的简易程序适用条件,2003年
通过司法解释对其进行了修改,直到2012年的大修,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完成了
从粗糙到细致、从分散到统一、从量变到质变的越来越科学、合理的过程。通过
对简易程序适用条件修改的深度与力度进行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表明简易程序
适用条件的修改是一场变革,并深入分析了这一变革将对不同诉讼主体、对证据
制度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二部分,对现行简易程序适用条件进行了逐条的解析,论证其立法理由与
影响,从积极条件、消极条件两方面展开论述。积极条件方面,主要包括管辖条
件、证据条件、认罪条件与被告人同意条件;消极条件方面主要包括行为能力条
件、共犯认罪条件、社会影响条件、补充条件与兜底条款。
第三部分,指出了简易程序适用条件变革后实践中应当注意与改进的问题。
基层司法工作人员对简易程序适用条件的变革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这一变革对
司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操作简单化、形式化的问题:事实清楚、证据
充分的标准无法检验,成为被架空的口号式的规定:被告人认罪的认定标准模糊,
被告人认罪的自愿性、明智性、完整性难以保障;与发现实体真实的诉讼目的关
系紧张,对刑讯逼供、顶包认罪等现象遏制无力;存在侵犯被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