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必修二课时训练附详解 2-3-20.docVIP

2014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必修二课时训练附详解 2-3-2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必修二课时训练附详解 2-3-20.doc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第20课时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3·广东百校联考)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年份 船只数 吨数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1849 1855 1863 306 331 867 44 133 437 3 400 142 099 142 357 300 500 8 584 52 547 157 191 964 309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  )。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 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解析 答案 A 2.(2013·广州调研)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是广西人,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鸦片战争后失业回到家乡,做烧炭工人。杨秀清的“失业”,与某城市的开港有关。该城市应是(  )。 A.广州 B.上海 C.天津 D.南京 解析 答案 B 3.(2013·烟台模拟)《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著作,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是追求(  )。 A.工业化的实现 B.发展资本主义 C.民族独立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 解析 答案 C 4.(2013·广州调研)“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再现的能力。根据材料中“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结合所学的洋务运动内容,即可推断出选A。 答案 A 5.(2013·烟台模拟)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的内容发生新变化,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体制创新”。这里的“政策创新”是指(  )。 A.新思想的萌发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清末新政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甲午战争前,中国近代化中的“政策创新”是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即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体制创新”是指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答案 B 6.(改编题)“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下列近代企业中具有这种特征的是 (  )。 解析 从材料看,该企业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选D项。A、B、C三项都是洋务运动的成就。 答案 D 7.(2013·南阳模拟)下表根据《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一书数据编制,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 时间 1842~1895年(甲午战争前后) 1895~1912年(辛亥革命前) 1912~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 产业工人 约10万人 约60万人 约200万人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D.五四运动的影响 解析 考查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解。通过时间即可排除A、B、D三项。 答案 C 8.(改编题)1895年,一位江苏南通恩科取士的状元宣布放弃仕途,转而去做一个商人。状元下海办厂,是千百年来的一个天大的新鲜笑话。这反映了 (  )。 A.中国近代工业起步 B.政府废止科举取士制度 C.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据题干“1895年”分析,此时处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此时掀起“实业救国”的浪潮,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出现了上述情况。 答案 D 9.(原创题)2012年9月,一则“百年火柴厂破产 两次拍卖均夭折”的新闻冲击了国人的眼球。河北泊头火柴有限公司位于沧州,前身为泊镇永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12年。民族火柴厂的创办改写了国人依赖“洋火”的历史。下列对该厂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的政策下不断壮大 B.未受到日本“军事管理”办法的影响 C.在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中销量不断提升 D.这是中国自己创建的重工业企业 解析 泊头火柴厂创办于1912年,1915年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有利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销量一定会不断提升,故选C项。 答案 C 10.(2013·山西联考)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明显错误的一处是 (  )。 A.①~②段 B.②~③段 C.③~④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