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8.docVIP

2015-201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8.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50,考试时间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6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段话的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肯定了中国抗击侵略的正义性 C.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战争起因 2.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失去关税自主权开始于哪一个条约的签订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中俄《改订条约》 D.《天津条约》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日本 4.下列与右图有关的史实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收复新疆 5.下面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按照他们主要事迹的时间顺序排列应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6.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章炳麟曾写有如下一副对联,上联是: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下联是: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此联主要抨击的是 A.西方侵略者的贪婪 B.广大人民的麻木 C.外交官员的卖国 D.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对上述材料中关于甲午战败影响论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的民族危机 B.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战败源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8.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忧心忡忡。下列议论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C.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中国民族工业没指望了 D.清政府的统治已经被洋人的统治完全取代了 9.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0.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禁烟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11.唐老师说:我们往往抛开近代历史的复杂性,对统治阶级阵营中的许多政要人物与国家建树之材,一如像李鸿章那样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而坚持“师夷之长技”,力求摆脱困局的历史人物,缺乏一点“同情的了解”与尊重。唐老师认为 A.李鸿章是很复杂的历史人物 B.我们都应该同情、尊重每一个历史人物 C.李鸿章是爱国者 D.认识历史人物应有鲜明的阶级立场 12.“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材料来自 A.康有为的上书 B.曾国藩的奏折 C.林则徐的文稿 D.陈独秀的文章 13.从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影响最深远的是 A.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发展 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14.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一同盟会 C.成立了中华民国 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5.“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熄了,我应在院中唱歌。”这是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严复的《天演论》 C.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6.下面是一不完整的“历史事件列表”,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表列出的事件都发生在 A.古代 B.清代 C.近代 D.民国 17.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国 18.在新文化运动中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中国率先扛起社会主义旗帜的是 A.陈独秀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