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江苏用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精练(十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VIP

2014高考江苏用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精练(十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考江苏用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精练(十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精练(十三) 第十三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 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 2.(2013·湖州模拟)长期在上海生活的郑观应,在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撰写的一篇文章中,一口气列举了西国输入的食物、用物、玩好等57种,指出这些洋货“皆畅行各口,销入内地,人置家备,弃旧翻新”。这突出反映的社会生活现象是( ) A.奢侈享乐已日渐成风 B.传统伦理道德已荡然无存 C.洋货流行已日渐成风 D.传统生活方式已荡然无存 3.(2013·北京模拟)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经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了。”促使春节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4.“文明婚礼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取得男女之同意,以监督自由。”这里的“文明婚礼” ( ) A.彻底冲破了传统婚姻的束缚 B.表现出新旧杂陈的某些特征 C.体现出契约性的原则 D.采用了简单化的形式 5.(2013·安徽示范高中模拟)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时的“蓄发令”,再到辛亥之后的“剪辫易服”,对头发苛求的背后是复杂而隐晦的历史在流动。影响近代国人头发命运的因素有( ) ①政治统治 ②反清斗争 ③西学东渐 ④民族政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 ) 组号 流行服饰 流行语 阅读 A 列宁装 最可爱的人 苏联小说 B 唐装 时间就是金钱 古典文学 C 军装 破四旧 毛选 D 中山装 上网 时装杂志 7.(2013·黄冈模拟)廷寄是清代皇帝授命内廷寄发的一种谕旨。其有关告诫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封面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19世纪末“廷寄”开始逐渐被废除,其主要原因是( ) A.电话在中国普遍使用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军机处办事效率低下 D.电报的广泛使用 8.(2012·苏锡常镇二模)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 ) ①商品运输成本提高 ②市场上洋货流行 ③思想观念逐步解放 ④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据近代中国某文献记载:“窃闻泰西各国……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电报为之枢也。中国驿递文报,羽檄交驰,人马俱敝,迟速之数,霄壤悬殊。”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西方军事上的优势主要靠的是无线电的便利 B.中国的传递方式是飞鸽传书、人马相传 C.在信息传递方式上,中西方存在巨大差别 D.在现代信息发展方面,中西方存在智力差距 10.(2013·南昌模拟)1920年,章太炎在《顺天时报》登启事觅偶:“女方是鄂籍(湖北人);大家闺秀,性情开放;要通文墨,精诗赋;双方平等,互相尊重;夫死可嫁,亦可离婚。”但直到1933年,经友人介绍,章太炎才结识了符合条件的汤国梨女士,结为伉俪。这反映了当时( ) A.民主平等观念逐步深入了人心 B.男女平等仍是一种前卫思想 C.近代媒体转向关注社会民生 D.新的社会风俗不合国情 11.下列近代报刊,可以归为同一类性质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12.电视剧《霍元甲》展现了祖籍天津的武术家霍元甲(1861-1910)在上海租界设武馆、打擂比武的生活经历。当时,霍元甲可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