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检测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检测试题.doc

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检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 一、基本知识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动物和人类是一样的,是地球这个大家庭的成员。读了本单元,我们认识了漂亮、驯良、 jiǎojiàn( )的松鼠,yíbiǎo( )堂堂的松树金龟子,温顺 活泼而又bènzhuó( )的大熊猫,pángdà( )而技穷的黔之驴。 这些神奇的动物,激发起我们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 ,相失万重山。 ②野鸭无意绪, 。 ③ ,花落黄陵庙里啼。 ④游子乍闻征袖湿, 。 ⑤虞世南的《蝉》一诗中,“ , ”两句借蝉抒 怀,表现了品德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3.下列句子对课文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 A.《松鼠》按照先总说—再分说—后补说的说明顺序,用细致的描述,文艺的笔调,准确 生动地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并补充说明松鼠的用途,表现松鼠是一个 “讨 人喜欢”的动物。 B.《松树金龟子》选自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世界》(《昆虫记》),达尔文赞扬法布 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C.《国宝—大熊猫》是一篇介绍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从全文看,文章紧紧围绕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作者叶永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家。 D. 《黔之驴》这篇寓言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 争,定能获得胜利。从本文中演化出来的成语有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等。 4.下面的一段话中有多处语病,请找出其中的两处,并说出修改意见。 ①春天来了,一切都显得那么温馨、和谐。海风轻拂,海浪轻逐。②天空中又一次飘满 风筝和鸟鸣。③沙滩上散落着各式各样的贝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④我们漫不经心地随 意走在沙滩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温暖的阳光。⑤在海天一色的美景中,使我们 陶醉了。 第 句,修改意见: 。 第 句,修改意见: 。 在诵读经典活动中,这一学期大家都读了古典名著《西游记》,为了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 检查大家的阅读效果,学校组织了一次阅读知识竞赛。你也一定认真阅读了《西游记》,那 么你也来一起参加吧,相信你一定能完成下面的题目。 (1)根据提示,在空格处填出相应的书中人物名字。 ①唐僧一路西行,先后收了三个徒弟。在五行山收了 ,在鹰愁涧收了 , 在高老庄收了 ,在流沙河收了 。 ②补足歇后语 (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 )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2)有人看了《水浒传》后,出了一幅上联。请你结合《西游记》中的有关情节对出下联。 上联:疾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 下联: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唐]柳宗元《黔之驴》)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③患耶??([清]纪昀《狼子野心》) 注:(俟(sì):等待。 (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