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古文字符号其内涵丰富生活习俗.docVIP

苗族古文字符号其内涵丰富生活习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苗族古文字符号其内涵丰富生活习俗.doc

苗族刻道符号中丰富的民族生活习俗信息 吴思震 . 苗族属于南迁民族,也是一个古老的、有着历史悠久的光辉灿烂文化的民族,其先民在史前创造了当时属最先进文化之一的九黎文化和三苗文化,之后其政治经济便一度衰落,陷入了不断南迁的困苦的历史长河中。因而苗族人在历史上发明的很多科学文化往往就处于停滞状态以至成为了今天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苗族古文字符号就是颇具神秘色彩的文化遗存之一。如今流传下来的苗族古文字符号主要有刻道符号和剌绣文字符号。而这两种文字符号尤以刻道符号为复杂,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字符号雏形,不仅其含意表达方式独特,蕴含内容宽泛,而且还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类项内涵…… 在贵州广大苗族地区的民间,以黔东南州的凯里市、施秉县、黄平县、镇远县为中心,流传着一种叫着“歌棒”的文学艺术载体。这种叫着“歌棒”的文学艺术载体,就是指苗族人民在一根小木棒上刻上苗族人自己的象形文字符号,而且以这些文字符号来表达和记录诗歌内容,这种刻录记载有诗歌内容的刻字木棒就叫做歌棒。苗语直呼为“刻道”,也即是“刻木”的意思。歌棒上所刻的符号人们通常就叫作“歌棒符号”或“刻道符号”。苗族歌棒所刻的内容,主要是叙述舅爷把向姑妈索取的聘礼刻在枫木棒上,刻好后,要求姑妈按棒上刻的礼品数字(目)一一交足的过程。这是发生在苗族先民们还远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的故事。这故事也被认为是今天苗族婚俗的起源之一。刻棒上这些用来表达和记录诗歌内容的符号可能就是苗族的最早文字符号。 苗族歌棒不论大小长短,除两头用去一部分作为把凭外,歌棒圆柱(或方柱)的表面自上而下都一般等距离地分为九格,每格中又顺木棒的圆周等距离地分为三格,也即三个面。棒中每一格内都刻有象形表意的文字符号,这些文字符号以横、竖、叉、框、点为主要特征,每一个符号都或象形,或指示,或会意地表达具体的简单意思。这些符号就是苗族刻道符号。这些符号所表达出来的信息,除叙述前面所提到的故事外,还广泛地包含着诸如民族宗教崇拜信仰、民族婚俗、民族伦理道德、民族文学、民族性格、民族生活习惯、民族礼仪、民族服饰文化、民族工艺等等文化类项内涵。可以说这些符号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早先苗族传统文化生活及其民族生产活动的一种历史记录。 一、刻道符号及其简单含义 苗族刻道有很多种版本。虽然不同版本的刻棒其所刻的符号不尽相同,但各个刻道版本的符号都不约而同地具有表达民族的各种传统文化类项的功能和特征。这是刻道符号所具有的一种强烈的民族特性。这种特性也就是苗民族呈献给世界的另一种认识事物的方式。刻道符号所具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及民族生产生活的特性,就蕴藏在刻道符号的构图形体及其简单释义中,本文有必要先把苗族刻道符号的符号构图形体及其相应简单释义同时展现出来供人们观赏和研究。在这里,为了论述方便,讲解直观,同时也为了让人感到通俗易懂,本人只收录了苗族歌棒的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版本,并将其部分符号和来自民间的对应简单释义给出来 苗族歌棒平面展开图 正面 部分符号表达涵义 把凭处 三百两白银 水牯三百头,马匹 三百骑。 三百只雄鸡,三百 只青鸭 绣花布三百幅,家 机布三百匹。 破棒各一半。 两包茶,两包盐, 两斗二妈妈米。 两斤烟叶,两包蛋,两包糖走客。 一两银要三两配,一只鸡去九只随。 一把戥,一根蓝布包头巾。 一把长把青布伞在上格 侧面: 蒂蒂亲。 一两踩门银。 二两篚底银。 二两送姑娘银。 二两六篮面银 三两白银送阿妈。 一对箩筐挑妈妈米。 三斗姊妹饭,一束银丝线。 一挑(高肩箩筐)水稻米,拿去谢媒人。 宝相媒人刻在棒顶 背面: 十二头牛在棒底。 两匹缎子,两张洗脸帕。 做师傅得牛头吃,(我)吃点秤头银。 十一头牛刻在中棒。 四两老表银。 一坛美酒红纸封,青鸭一只筷一双。 十头牛刻在棒上端。 一口铁锅,一个铜鼎熬粥喝。 一个丫头姑娘舂米。 以上是苗族歌棒的一个版本的符号及其相应的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