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电子商务法律祥解.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电子商务法律祥解.ppt

第七章 电子商务法律 7.1 网络及电子商务法律的历史轨迹 7.2 电子合同 7.3 超级链接的法律责任 7.4 消费者权益 7.5 网络犯罪 7.6 重要电子商务相关法律介绍 7.1 网络及电子商务法律的历史轨迹 1.1985~1994年:中国法律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 1987年9月20日,中国互联网创始人钱天白先生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前西德卡尔斯鲁厄大学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穿越长城 走向世界”,标志着互联网正式进入中国。 1990年11月28日,钱天白在美国的国际互连网中心正式注册了中国顶级域名CN,并成为管理者,标志着中国网络在国际上有了自己的位置。 1985年10月,北京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法律检索软件----《CHINA LAW涉外经济法规查询系统》。1989年,含有中国全面法律信息、分为10个子数据库的《中国法律检索系统》推出,并被列入国家科委重点科技项目。1990年,北京大学法制信息中心成立,开始致力于推动计算机与法律结合应用的工作。 2.1995年:中国法律界对网络的探索 1995年2月出版的《广东法学》发表文章《论中国法治信息系统工程----在广东率先建立法治信息中心之构想》的文章,提出了建立“法治信息系统工程”的倡议。 1995年,北京大学建成了全国第一家Internet上的中国法律信息网站----北大法律信息网。网络观念开始进入中国法律界。 3.1996年:中国法律网络世界启蒙第一课 1996年1月23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并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有关国际联网工作的重大问题。 1996年7月,“中国电子证据第一案:薛燕戈诉张男案”是司法领域的标志性案例。 1996年下半年开始的风暴般“域名抢注大战”,让中国法律真切地感觉网络的存在。被抢注的著名商标和企业名称达400多个。 4.1997:中国网事第一告 “福州陈氏兄弟经营IP电话案” 5.1998年:寻找自由的边界 恒升公司诉王洪名誉侵权一案,开商家状告消费者名誉侵权案件的先河,引起社会的广泛议论。 同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还有“中国黑客”和“网络警察”的相继出现以及“罢网事件”。 ?6.1999年:网络官司大潮滚滚而来 首例域名侵权案:广东科龙公司状告吴某抢注“kelon”域名。 首例互连网著作权案:原告陈为华状告《电脑商情报》网络作品侵权。 网页第一案:瑞得公司诉东方信息公司网页侵权案。 ISP服务质量第一案:大连网络用户王明昆状告邮电局案。 7.2000年:网络立法年: 《电信条例》,《电信服务标准(试行)》,《互连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试行)》,《互连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连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关于互连网中文域名管理的通告》,《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 ? 8. 2001年:竞争和发展的一年 人大修订《著作权法》,正式确立“信息网络传播权”。随之出台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条例》将使用盗版的法律责任延伸至最终用户。 最高法院出台网络域名纠纷的司法解释,给出了认定“域名抢注”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构建起中国网络经济新秩序。 9. 2002年至今:逐步有序化的年份 对于电子商务的思考。对于《电子商务法》的思考。 《广东省电子交易条例》 《电子签名法》(05年4月1日施行) 近年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讨论。 7.2 电子合同 一.《合同法》中相关条款  第十一条 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第十六条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第三十四条 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二.如何签定电子合同 根据交易对象来区分,电子商务主要分为B2B和B2C两种形式。B2B形式下通常通过EDI或Email实现,B2C形式下通常通过网上格式合同或Email方式实现。 交易过程中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要约 在网络上,发出要约的方式一般包括:通过EDI传送、电子邮件、点击电子合同、网站广告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