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2、 工业分类 表1-4 §1-3 煤的性质及工业分类 §1-4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煤层的埋藏特征) 由于成煤时期的原始条件和受地壳运动的影响不同, 埋藏在地下的煤层的赋存状态、顶底板岩性及含水性、煤层的含瓦斯性及自燃倾向、以及受地质构造影响的程度等都有明显的差别, 而这些都与采矿工作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 * 煤层的埋藏深度 大小不一,最大垂深可达2000m。 世界主要产煤国平均矿井开采深度: 德国 1100m (最大采深1700m) 波兰 700m 英国 650m 俄罗斯 600m 美国、南非、印度、澳大利亚在100—250m 我国开采深度已达到1000m以上。我国平均开采深度为 450-500m, 沈阳彩屯煤矿 1199m(最深的矿井) 开滦矿区赵各庄矿 1160m 山东新汶孙村矿 1055m 北票冠山 1059m 河南省平顶山矿区部分矿井开采深度接近和达到1000m。 * 一、煤层赋存状态 (位置、层数、厚度、倾角及稳定性) 1、煤层厚度: 厚煤层 煤层厚度 〉 3.5m 约占产量 40% 中厚煤层 1.3-3.5m 40% 薄煤层 〈 1.3m 20% 极薄煤层 0.5-0.9m 特厚煤层 ≥8m * 一、煤层赋存状态 2、倾角: 急倾斜煤层 〉45° 倾斜煤层 25 °~ 45 ° 缓倾斜煤层 〈 25 ° 近水平煤层 ≤ 8 ° 大倾角煤层 35 °~ 50 ° * * §1-4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3、煤层的稳定性(根据煤层厚度变化情况及对开采的影响,将煤层分为四类): 稳定性煤层: 在井田范围内厚度均大于最低开采标准(0.7m),厚度的变化也有一定规律。 较稳定煤层: 厚度变化较大,但在井田范围内大多可开采,仅局部不可采。 不稳定煤层: 厚度变化很大,常有增厚、变薄、分岔或尖灭现象,井田范围内经常出现不可采区。如图1-8所示。 极不稳定性煤层:煤层常呈鸡窝状,串珠状,断断续续分布,井田范围内仅局部可采。如图1-9所示。 * §1-4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4、煤层结构: 根据煤层中有无较稳定的夹石层,将煤层分为两类: 简单结构煤层:没有比较稳定的层状出现的夹石层。 复杂结构煤层:煤层中常含有较稳定的夹石层。 简单结构 复杂结构 透镜状矿物质 夹层 * 二、煤层顶底、板岩石 * 二、煤层顶底、板岩石 顶板 伪顶:多为炭质页岩或炭质泥岩,厚度一般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它极易垮塌,常随采随落。 直接顶:岩性多为粉砂岩或泥岩。采煤回柱后自行垮落。 基本顶:岩性多为砂岩或石灰岩,一般厚度较大,强度也大。 底板 伪底:岩性以炭质泥岩为主,厚度不大,常为几十厘米。 直接底:位于伪底之下的岩层。岩性多为粉砂岩或砂岩,厚度较大。 * 三、地质构造对煤层的影响 地质构造: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煤和岩层改变了原始埋藏状态所产生的变形或变位的形迹称为地质构造。 1、单斜构造: 在一定的范围内,煤或岩层大致向一个方向倾斜的构造形态。 岩层的产状要素: 走向、倾向、倾角 走向: 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 倾角: 层面与水平面之间的二面角。 倾角变化在0-90?之间。 倾向: 岩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向下的倾斜线的水平投影所指的方向。 §1-4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 2、 褶皱构造 褶皱: 岩层受水平力的作用被挤压成弯弯曲曲,但保持了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构造形态。 背斜: 岩层层面凸起的褶曲 向斜: 岩层层面凹下的褶曲 §1-4、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煤层的埋藏特征) 褶皱要素 * 3、断裂构造: 岩层受力后遭到破坏,失去了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构造形态。 裂隙: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没有发生明显位移。 断层:断裂面两侧的岩层发生了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要素: 断层面、断盘和断距。 (1) 断层面: 岩层发生断裂位移时,相对滑动的断裂面。其空间位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阿布扎比斜塔祥解.ppt
- 阿房宫赋课件祥解.ppt
- 阿里巴巴出口通信保单祥解.ppt
- 阿特拉斯空压机培训教程祥解.ppt
- 爱护公共设施OK祥解.ppt
- 第九讲_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祥解.ppt
- 澳大利亚农药管理与登记祥解.ppt
- 澳洲移民专业2015祥解.doc
- 第九节课——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一)祥解.ppt
- 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祥解.ppt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37228-2025安全与韧性 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管理指南》.pdf
- GB/T 23724.3-2025起重机 检查 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1349.2-2025机械振动与冲击 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 第2部分:用激振器作单点平动激励测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