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基础比较 第一节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2、人性论,对于为什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古代的思想家们都是从人性出发来进行论述的。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者认为,人性本善,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者认为,人性是好利的,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性。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三类:“圣人之性”“斗痟[xiao]之性”“中民之性”,前者为善,中者为恶,后者可善可恶。作为董仲舒“性三品”论的反对者,杨雄认为修身养性在人性发展中有决定性意义。王充认为生来就是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人是可善可恶的中人,强调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形成的作用。 3、义利观。 道德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也是义利之辨,是贯穿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三大主题之一。早至春秋时期,中国就有思想家认识到物质利益在人们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作用,萌发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墨子、荀子为代表的“义利并重”派继承了这一观点,都十分重视物质利益对道德的作用。当然,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是认为道德比物质利益更重要的。 二、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条件,社会意识是它派生、决定的。思想意识伴随一定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产生,又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必须最终改变制约人们意识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等外界条件。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 旧的、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 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小岗村的故事 3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只是一个有20户、115人的生产队。小岗作为“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而闻名,大多数村民都曾出门讨过饭。 1978年冬,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了农业“大包干”,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大包干”这种家庭联产承包制度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最终上升为中国农村的基本制度,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 大包干纪念馆中18位农民按手手印的雕像 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契约 今日小岗:当年茅屋变楼房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是通过人去实现的,而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因此,要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实行“思想领先”,用思想政治教育去动员和组织群众,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工作的始终。 2、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构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为了有利于经济发展,必须重视政治的作用。 3、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认为,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其最本质的属性在于社会属性。在规定和制约人的本质属性的诸多社会关系中,经济关系,也就是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它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是由社会进步及人的认识的不断发展等因素决定的,只有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才有可能使人都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消灭私有制需要人的全面发展。但是需要依赖全面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面教育的一种强大动力。 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虽然对人的本质作了大量的探索,但是,并没有获得科学的解决。在人类认识自身的过程中,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第一次达到了科学的水平,得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结论。 人的自然属性为什么不是人的本质 ?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生存和延续的条件,但并不是人的本质。 马克思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首先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2页)这是人的自然属性。 不能否定它的存在,但是自然属性并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所谓“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结构。主要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伦理道德关系等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关个人全面发展是与个人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它的本来涵义是指每一个人的智力、体力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和和谐地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人们都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具体来讲,包括三个部分: 1、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 2、人的才能的多方面发展; 3、个人的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 人的片面发展到人的全面发展 1、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人的本质 逐渐从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BNCY002-2023 西双版纳红茶 晒红茶.pdf VIP
- 机关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x VIP
- 2025年中级(四级)营销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真题卷(后附答案及解析).pdf VIP
- 大数据概论教学课件.pptx VIP
- 西双版纳红茶 晒红茶.docx VIP
- 室内装修全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2025年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医学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50个广告分析.doc VIP
- GB32030-2022 潜水电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pdf VIP
- (语文)福州时代中学2020级初一新生入学检测.pdf VIP
文档评论(0)